对于刚开始写长篇的人,很容易会把长篇里的小故事写的短而乱,一会儿换一个场景,每个场景里的故事都只是过场,显得零碎。这些零碎的场景和故事,往往是是作者的亲身经历,对于作者来说,这些细节真实富有感情,但对于整个长篇来说它们却像是一块赘肉,去掉之后,整个故事的形体反而会更好看。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长篇小说的写作新手们,会把很多私货一股脑儿写进故事里,杂质太多,导致故事的提纯度不够。
小说是现实生活的提纯。
有“提纯”的概念,就相应的有“杂质”的概念。我们吃饭,睡觉,拿快递,晾衣服,洗碗,被堵在路上。生活琐碎,属于杂质。过滤掉它们很容易。
但是,生活中还有许多小细节,我们经历过,对它们有感情,在写作时,就很容易被带到故事里。这些经历,仅仅因为自己是经历者,所以会感觉到精彩,为之激动,对于其他人来说,无法引起共鸣。
属于作者个人经历,却无法内嵌到故事里去的内容,也是杂质。
我们不容易找到杂质很多、提纯度不高的小说,因为绝大部分出版物都将这些杂质太多的货色过滤掉了,它们根本没有机会和大众见面。
不过我手头上有一本书,是我学妹的处女座,绝版货,出于情面我买了一本,发现这书就有这问题。比如故事中一段,主角和她的闺蜜一起去做头发,一路聊天,疯疯傻傻,然后呢,然后这一段就过去了。这个场景的故事,不过一页书纸的内容。转为下一幕故事,两页纸的内容,又转到另外一个场景:闺蜜来找她玩,她说自己不能出去,然后话题引到主角爸妈关系不和,妈妈和奶奶关系不和。说着说着,奶奶来叫她,她一惊,赶紧闭嘴,回家去了,又转到另一个于此无关的支线故事。
其实,多段散乱的故事,可以剪辑之后拼合成一个较完整的故事,比如两人一路热聊,疯疯傻傻地去街上(表现典型的女孩之间的友谊状态),然后聊天被引入到父母关系不和,妈妈和奶奶婆媳关系不和,这时候奶奶出现,和主角之间出现一段并不激烈的冲突,可以作为往后矛盾爆发的伏笔。
每一段故事的结尾最好要有一种“滑梯感”。滑梯感,就好像你在滑梯上轻轻地推一下读者,他自然地顺着这个滑梯一路向下。读者觉得事情往后发展会有精彩的事情发生。他才有兴趣往下看。
这本书的每一段,都是没有波澜地结束,跳到下一个故事,所以我没有看下去。
后来我老婆拿起这本书看,看了半本,我问她:“这本书讲了些什么?”
她说:“就是一些生活中的事情啊。”
又跟我说,这本书里写到满庭芳出了一款新口味的粥,主角要和她的闺蜜去尝尝。“我们也去尝尝吧?哈哈,在一本书里看到现实生活中有的场景,还是挺有意思的。”
对于知道这家餐馆的当地人来说,看到这一幕,会觉得有点意思,但我们的绝大多数读者可不知道有这么一家餐厅,即使知道这家餐厅是真实存在的,对它也完全没有概念。
小说中当然可以写真实的场景,关键在于,这个场景,这些细节,这些故事,是不是能内嵌到故事中去。
属于作者个人经历,却无法内嵌到故事里去的内容,就是杂质。
初稿经常是随心所欲,很多内容是由笔尖自然流淌出来的。这种状态很好,写的时候感觉很爽。但是随心所欲,就会有很多逾矩的内容,在第二稿中,就要将这些逾矩的杂质过滤掉。
这时候就要像电影导演一样,把5个小时的内容剪辑成3个小时,需要删减的删减,需要合并的情节合并起来。
这样做是很痛苦的,感觉写了这么多字,一过滤掉杂质,长篇变中篇,中篇变成中短篇,实在是非常肉痛。
没有办法,只能如此。
要知道,如果不对文本进行提纯,那么作品就会变成编辑和读者眼中的杂质,被这个世界过滤掉。
而且,铭记一句话:好的作品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单位密度提供高质量信息。
写作是生活的提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我相信对于写长篇的人,都踩过提纯度不高的坑。看过了这篇文章的人,除了那些一点就透的天才,绝大多数人还是会踩坑。但这篇文章,能让你意识到这一点,有时候,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它可以缩短你的踩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