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日,我到湖北伍家岗工业园拜访訾军华书记,拿到56万字的《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志》。2012年6月4日起,我受聘为该志书两位专职编写专家之一,在园区所在地花艳工作了8个月。我具体的任务是8至12章的编写、拍照及照片的整理。该书出版,是我人生的重要成果之一。《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志》,实际上是宜昌市的工业志。宜昌市的工业主要分布在伍家岗区,企业改制后,有一定市场的私营企业,基本上都搬到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原来的地盘都成了楼盘。一些没有后劲的企业,没有搬到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所在地花艳,成了历史。我在编写该志的时候,还了解了所有改制企业的今生前世,心情沉重。志书上只反应了企业搬到园区来后的今生。园区的企业,印证了宜昌市工业企业的脱变发展。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位于宜昌东站东边花艳葫芦坝前坪路,而前坪村是长江三峡第一个成建制的搬迁村,上世纪70年代初建葛洲坝工程时就搬来了。如今,又搬来宜昌城区的大部分工厂,可见这里是一块风水宝地,连伍家岗长江大桥也从这里起步。《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志》第一章 园区创建为支持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的创建发展壮大,做大做强,省、市、区、乡党委政府密切关注、多次召开专题办公会议,及时提供必要的人力、财力、政策支持。为加快工业园区的跨越式发展,园区党工委、管委会带领全园干部、职工,同衷共计,不断改善园区投资环境,努力构建适应市场经济规则的新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结合园区实际借鉴国内外经济园区成功经验,逐渐形成了伍家岗工业园自身的建园特色。园区初步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现代新城中心的拓展区,主城区工业企业向城郊积聚的承载区。第一节 背景一、初创奠基期园区的地形地貌 : 宜昌三峡移民民营科技园园区,海拔在120—130米范围内,地表平坦,地形完整,适应于一般大中型工业企业的建设布局。园区气候:园区处于典型的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区,一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6.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是典型的“生活气候区”。多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全年以静风为主。园区多年来没有风灾、旱灾、雪灾。由于园区海拔高于110米,长江河床较低,故从未发生水涝灾害。园区水质:纵贯园区的柏临河,其中上游水质达到Ⅰ类标准,下游水质达到Ⅱ类标准,适应于对水质环境要求严格的各类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要求。环境质量:宜昌市的环境质量指标除极个别外,均低于国家环保指标,是一座环境质量良好的城市。园区处于宜昌市的上风带,流经园区的柏临河从远离市区的乡村而来,不受城区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园区环境质量水平比城区的平均水平更高。经济地理位置:园区位于素有“川鄂咽喉”、“三峡门户”之称、“水电之都”之美誉的宜昌市。其南北有焦柳铁路纵贯,东西有长江大动脉横贯,宜万铁路即将动工修建,三峡国际机场直达京、沪、穗、深、汉、渝等全国各大城市并转达世界各地。宜昌三峡移民民营科技园,坐落于宜昌市的东大门——伍家岗区花艳片,紧靠宜昌城区的龙盘湖风景区,宜黄高速公路、318国道、宜当公路环绕四周;距离花艳火车站、长江宜昌深水港、三峡国际机场分别1公里、3公里、12公里;与宜昌市最主要的工业区——伍家岗工业区毗邻,距离园区南面的宜昌长江大桥和北面的夷陵长江大桥均不足8公里,有两路公共汽车途径园区大门。 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优势:宜昌三峡移民民营科技园作为湖北省民营经济发展的一个示范兴科技园区,作为宜昌市、伍家岗区两级政府重点建设与扶植发展的一个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新的经济增长极,必将享受到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多方面的政策优惠。如国家三峡库区流域经济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政策扶植与优惠,构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的相关政策优惠,与三峡工程建设有关的优惠政策,与“民营”和“科技”有关的政策优惠以及伍家岗区政府赋予的特殊政策优惠等等。城市生产力布局现状结构:伍家岗区有一大批中央直属、省属、市属企业和大型上市公司,不论是具备相当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的企业、还是曾经有过重要地位和辉煌业绩而目前正处于困难境地亟待进行资源重组与整合,都将为宜昌三峡民科园的建设发展提供一定的资源、动力和扩张机遇。二、加快发展期2006年5月29日印发的中共宜昌市伍家岗区委常务会议纪要〔2006〕13号指出:“当前,民科园发展正步入新的重要转折时期,由过去的打基础、探索发展思路、积累发展经验转到上台阶、上水平、上规模、出形象、出效益的快速发展阶段”。开发建设成效:到2005年,开发区建设面积达到3.8平方公里,完成2公里主干道、6公里排水管道铺设、路灯安装、部分场地平整等基础实施以及供电、通讯、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基础设施项目投资近2000万元。引进企业38家。园区建设之初,市委、市政府成立园区建设协调领导小组,设立园区管委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开发。2004年调整园区管委会机构设置,明确党工委、管委会为区委、区政府派出机构,并核定单独编制。园区发展态势:宏观形势——国家清理整顿开发区,共撤销各类开发区4735个,占全国开发区总数的70.2%,在此大背景下湖北伍家工业园区得以保留足见其前期规范的建设和所显示出的良好发展前景。同时,市、区两级党委、政府为加快园区开发建设步伐,发展工业经济,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政策优势——园区自建设之日起,即按照一项一策的办法享受市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新修编的伍家岗区分区规划中,东部30平方公里的范围被定为工业区,这便为园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提供了法规依据。特别是市政府出台了实现市区联动、鼓励城区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在用地、税收、规费等方面都明确了优惠标准和具体承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的伍家工业园区,还可以享受省级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因此,“优惠政策叠加”的优势尤为突出。产业优势——按照搞加工、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和低消耗、低污染的“三高两低”原则,园区突出四大产业开展方向,初步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即:新型建材业、轻工纺织业、机电仪表业、包装印刷业。环境综合整治:园区本着“标本兼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范管理”的原则,着重开展违章建筑、乱摆摊点、道路交通秩序、社会治安专项整治。拆除门店自行搭建雨棚25户,清理路边菜市2处,组长40余户经营户集中进入花艳农贸市场规范经营。同时,园区坚持每星期开展一次巡回整治。还成立了新的园区安保巡逻队,实现了园区发案率为零的记录。第二节 决策一、选址……第八章 财务管理工业园区的财务管理工作随着园区建设发展的进程,从指定人员临时负责“挂包”管帐,到设置财务管理机构,引进财务管理优秀专业人才,经过了逐步建全机构、明确职责、配齐人员、健全制度、管理规范的过程,在服务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和机关运作中,财务管理工作一步步走上了正规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第一节 机构设立1997年,宜昌市花艳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设四部一室。其中,设财务计划部,负责园区的计划、财务、统计管理工作;编制财务计划;筹措、管理过程的所需资金;建设项目的预决算方案的评估及审计工作。2000年7月13日,宜伍府发【2000】18号文《伍家岗区人民政府关于三峡民营科技园区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五、财务管理。园区要建立单独账户,配备专职财务人员,健全财务制度,编制财务收支预算,并报区政府审定,接受财政、审计部门监督。2008年12月23日,中共伍家岗区委常委会会议纪要【2008】16号文《关于湖北伍家岗工业园区有关工作的讨论纪要》明确,同意工业园区内设机构为一办四局,其中有设立“计财局”一项。该文表明内设机构由区编委予以明确。职责:负责编制并执行园区财政预决算工作;协调区财政、税务部门的关系,协助税收征管工作;负责园区财务内部管理,归集调度资金;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确保保值增值;构建园区融资平台,积极争取政策性资金支持;负责园区的经济运行分析及统计工作,及时反映园区及园区企业发展动态;负责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创新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科技攻关计划、火炬计划、基础设施项目等计委、科技、移民项目资金的申报争取。第二节 财务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