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朋友圈看到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第一段话让我很有感触:
第一抱有积极的期待。很多家长在沟通前,认定孩子做错了事情,并且不想改变。这样的心态会让家长关注问题,寻找证明自己正确的证据,忽视孩子取得的进步和付出的努力,让孩子感到不被信任,心里充满委屈。无论发生什么事情,家长都要假定孩子具有积极的动机,告诉孩子:“我知道你想要做好事情”“只要努力,你就能做好事情”,这样才能为沟通奠定正向的基调。
关注问题,从吸引力角度,问题会越来越多,对孩子更不利。你有正确的期待,不是假设,是相信,是确信,是笃定,找出孩子的优点,任何形势下都有出口点。说明是和自己想要的和一,我想要什么,我想看到的是什么,当你与内在的自己一致时,你才使得上力,根据吸引力法则,好的事物就会吸引过来。孩子犯错误,是与内在的自己失衡了,你与自己和一,孩子才会和自己的内在和一。这样他自然而然会做好的方面。每个个体出生,都是知道自己好的,有用的,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