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迷上了在上下班的途中听蒋勋老师讲红楼梦的音频,果然读原著的兴致又被勾起来,于是抽空读了前五回,便写下一点想法。通过读前五回尤其是第一回跟第五回,觉得全书已定下了延续全文的思想基调,一是悲,一是空。
作者在讲创作初衷时提到自己“风尘碌碌一事无成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谈之德以致一技无成半生潦倒”,虽是小说,但想起雪芹先生生前举家食粥酒常赊的辛酸遭遇,不得不让人唏嘘。后又以诗言旨,“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 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 漫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 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每每读这首诗,总是被感动,然后觉得悲戚。这便是红楼梦最初显示出来的悲,这里不是书中人物之悲,而是作者人生之悲,创作艰难之悲。
回到正文,第一回甄士隐家道突然遭遇变故,第二回林黛玉母亲死亡且透露出荣国府开始衰落,第三回林黛玉孤身进贾府,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每回无不透露出或浓或淡的悲凉氛围,而第五回才真正地把悲的思想一览无余的全部表现出来。贾宝玉梦中游览太虚幻境,薄命司的册子上所有人悲苦的遭遇提前出现,且又有“群芳髓、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等字眼或寓意,所以使得从一而终无不散发着悲的气味,正如鲁迅先生所言“悲凉之雾,遍布华林”。第五回以判词、以仙曲的形式提前预兆十二钗等人的悲剧命运,就像希腊神话里的的饿狄浦斯一样带有宿命的意味。
而宝黛的故事是从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一块无才补天自怨自艾日夜悲号的石头引出来的,石头在嗟悼之际承蒙茫茫大士与渺渺真人携入花柳繁华之地昌明隆盛之邦历尽几世几劫的离合悲欢世态炎凉而演化出一段故事,这段故事便是红楼梦。而石头幻形入世便是靠宝玉的前世神瑛侍者与黛玉的前世绛珠草之间的风流孽缘要投胎转世报恩来实现的,绛珠草为报昔日雨露之恩便要以一生的眼泪来还,看到还泪之说,不得不让人觉得宝黛之爱从一开始便注定将是一场悲剧。到后来二人虽经历共读西厢、诉肺腑、题帕相思、妄谈禅箴等一系列精神契合的自由恋爱,但最终落得个美中不足意难平的结局。
“空”由来已久,古代的诗文以及著作中早有或多或少的体现,而最为大众熟悉的莫过于佛家所说的四大皆空。红楼梦体现的空到底是什么,可能主要是幻灭的意思。雪芹先生从童年的锦衣玉食到中年的潦倒不堪,可能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识尽了社会的世态炎凉之后才大彻大悟,认为一切皆空。
红楼梦开篇就讲通灵梦幻之说、僧道劫运之语,给人一种梦幻的感觉,而“空”最初集中的体现是靠甄士隐来完成的。甄士隐本家道殷实,只以观花修竹吟诗酌酒为乐,可就在一夜之间家破人散,到后来贫困潦倒遭遇白眼。在人生的起落中终于顿悟人生原本一场空的道理,然后无牵无挂离世而去。跛足道人念的好了歌以及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完全都在讲功名、利禄甚至肉体生命一场空的道理。
第五回中,宝玉游历太虚幻境,“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等语也透露出风月情浓最终只是空的思想。再到最后一首仙曲食尽鸟投林,悲与空被集中放大。
“空”是什么,领悟“空”的意义是什么,我觉得空绝不是消极、不思进取、坐等死亡,而是让我们意识到任何事不要过于执着。更多的是让我们识清身外之物看淡功名利禄的枷锁而去关注自身的本质以达到心灵的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