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想,已经有好长一段时间没有生气了,这算不算是一种进步。我以为自己的格局变大了,实际上是没有遇到让自己糟心的事情。但是近段时间遇到一些小事情,又重新点燃了我的愤怒之火,为什么会无法释怀,为什么总是纠结于此,我讨厌自己的狭隘还有自私,但是我就是无法控制我自己,这令我感到为难。和情绪做朋友,说说倒是轻巧的,可是我发现自己做不到。
晨读分享的书《好好工作,好好生活》是我目前应该追求的状态,那么我就结合自身情况,找找处理好情绪的突破口吧。
第一步:觉察情绪;
我和别人在对接一件事情的时候,中间出现了一些小问题。我当时碍于情面没有及时提出来,把问题自己揽下,过后越来越觉得自己是个怂逼。我不敢挑明事情委曲自己,然后就此事无限循环设想,若是当时提出来就不会这么被动了,责怪自己胆小怕事不喜欢自己。我也怪对方是有意识地钻空子,自己由于没有做好防范才让对方有利可图,进而迁怒于对方,如果换另一个人来做事,绝对不可能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做出如此“害人利己”的事情。我的心中有了芥蒂。我现在是一条路走到底,来到一个死胡同,出不来了。我有种情绪就是事发当时没想法,开始一段也没事,事后就会越想越懊恼,这是滞后性迟钝的表现。或者当时已经察觉到了自己的不满,但是又不便于发作。有时候真是嫌弃自己的懦弱。我就此事觉察到自己情绪后,对于负面的情绪影响一直间歇性持续了几天没有结束,我需要正面的对待它。
第二步:从念头中解脱;
像上面这种情况,是我错了吗?不是,明显是对方在钻空子。既然不是我的错,我为什么要生气,为什么要不开心?实际上我心底有个声音是在责怪自己,为什么怂,为什么不说不,为什么不当面反抗不平等条约。我想主要是因为这样的质问导致自己现在的困扰,所以指责自己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会解决只会一味的回避。负面情绪导致我们对自己失去信心,想要作出改变,必须得放下自我批判。寻求自我解脱的普适方法是自我同情,用关切与支持的态度来看待自己。我只是没遇到过类似的事情也没想过要提防,自己没有当场发飙表现得很有教养,不要再为难自己了。看淡它。
第三步:主动担责,改正错误。
事情已经发生了,生气有用吗?懊恼有用吗?放下执念,做些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在这次事情中自己能让对方钻了空子,说明自己还不够专业,不够火眼晶晶识破对方的技俩,只能干吃哑巴亏。吃一堑,长一智。人非圣贤,凡事不可能总以你为中心,围绕着你一个人转。你遇到的人和事,各种困难必将成为你今后成长的垫脚石。自己草率了就是草率了,不如趁机把自己的心撑大。我也想做个肚子里能撑船的宰相。
是的,最想摒弃的情绪就是生气了。生气得不偿失,也会造成精神上的压力,因为事情不如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自己感觉无法控制好局面,承认自己的无能为力。我还是得再磨练自己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