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看了场电影。
最近上映的影片有:没事喜欢喷白色液体的蜘蛛(蜘蛛侠);不爱香蕉爱骑马的猩猩(猿族崛起)。我一看反正大家都是动物,索性选了早已火遍中国的战狼。
现在看战狼感觉自己好像落后了一个世纪,不过这样的好处就是可以享受包场的待遇。服务员问我有什么需要吗?我说空调开到最冷,音响开到最大,再给我来杯马提尼不加冰,七分半后再来一杯,之后每隔5分钟来一杯,只到电影结束。
在服务员一句:SB之后,开启了我的战狼之旅,接受中国电影票房最高者的洗礼。
影片开头5分钟的水下搏斗戏,拍的还算有水准和力量,一下把我唬住了,心想果然有两把刷子,但是5分钟之后接下来的剧情就有点乏味了。
水下戏表现了冷锋的勇猛,强拆戏表现了他对战友的兄弟情深和对当今社会不公现象的反击。但是这种话题性的场景,又不可能放太多,于是镜头浅尝辄止,靠观众自己想象。原本很有冲击感的情景变成过场戏的感觉。
转到了非洲,冷锋与非洲友人军民一家么么哒,喝起茅台像喝哇哈哈,表现了他的亲民。开头三个场景加上对死去女友的闪回,可以看出吴京很想把主角塑造成不仅英勇无比而且是有血有肉的有灵魂的角色。但是开头就来三种情感的快速转变,显得过于急躁,我好像刚走进食堂,突然被厨师塞了7个馒头那样生硬。
吴京也明白自己的长处,所以他扬长避短,化繁为简,尽量避免文戏,能开枪就少BB。于是场景就变得差不多了,不停的发生枪战。超市街区突突突,医院里突突突,工厂里突突突,野外逛了一圈,回到工厂继续突突突。虽然战争场面拍的很激烈,追车、爆炸、军舰、坦克很有好莱坞大片的架势,但是实在塞得太多太满过于闹腾,即使是小朋友玩一天打仗游戏也会显累的嘛。感觉过年的时候家里放战狼最好,枪炮声可以当鞭炮,减少空气污染,战狼的一身正气又可以驱凶避邪。
战狼票房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里面的爱国主义情怀。前段时间正好赶上印度阿三惹事,于是大家的爱国情绪被点燃了,尤其是影院这种密封黑暗的群体场所,大家的情绪很容易互相传染,就像你一个人看喜剧不会笑,一群人看就笑成狗。爱国热情也一样。你看到别人慷慨激昂热泪盈眶的,你也不好意思嬉皮笑脸的轻浮样,你会忍不住心里默背一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好,我一个人看,思想没有被激昂的背景音乐麻痹掉,清醒地觉得电影里的场景和台词过于表面和套路,作为中小学政治教育课还差不多。当然必须强调作为社会主义好青年的我还是热爱祖国的。所以在这个点就不作过多评价了,以免在我日后申请入党的日子,被人抓住把柄,捅我一刀。忍不住想说,东来舰长,你凭一个手机定位就能义愤填膺地让军舰开炮,你就不怕导弹误伤工厂里的那些同胞吗?
里面的这些非洲人民也真是想得开,上一秒大家在工厂里生离死别,下一秒就一起开篝火晚会,跳起了老司机带带我。即使非洲人民再嘻哈,也不必在战乱中跳舞吧。写实的战争电影强加一些浪漫主义,有点自我打脸。
脑子最有毛病的还是大反派,作为雇佣军,不好好替东家办事,老板说了他几句,他就不开心把刀插人家脖子上,既然你这么牛逼为什么在要杀死战狼的时候又撤退呢?搞不清楚这群雇佣军的行为动机是在干吗?好像大部分时间都在屠杀无辜的平民。像这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家伙作为荧幕上的反派,近几年已经不多见了。
除却一些吐槽点,影片的优点还是有的,尤其是节奏的把握和动作场面的拍摄都很有好莱坞大片的样子,而且这种题材在中国以往的电影中基本上没有过,算是一种突破和尝试。我想以后肯定会有更多中国式的英雄主义拯救世界,像伯恩和邦德那样的中国式特工也会出现。
虽然战狼的票房这么高,但我觉得它的运气成分大于它本身的品质,不过相比之前的美人鱼,西游啥的,战狼还是更有说服力。吴京对战狼的态度也让他收获了该有的成功。他终于不用在香港电影中打酱油,演一些杀马特发型和阴阳怪调的杀手形象了。战狼这种寡言少语的硬汉风格,让他找准了自己的定位。
离场的时候,服务员说,7杯马提尼一共500。我“嗖”的一声 ,跑的比战狼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