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一本慢节奏的书。
是在一个公众号上发现这本书的,于是买来读。全书字数不多,但字斟句酌,颇见经典。翻页便进入细慢的基调,几行文字,搭配意境之图,使人读之便静下心来。
俨如品一杯清茶,慢慢的,淡淡的,宁静而持久。
美,体现于生活的细微之处,体现在一个人的性情之中,心怀清趣,就能在凡常生活中遇见审美之境。
无论画一幅画,临一页帖,读一本书,还是酝酿一段文字......若有美,就会透过平和的心境散发出来。
审美趣味,要在一定的规矩和法度之内,儒家所谓的[从心所欲,不逾矩],正是此意。书法即如此,可以挥洒自如,但要在一定的规则之上。
只有反复练习,把规则融入自己的笔迹,才可能写出自己的风格。
抄写书中几段文字。
[养志]方寸见大雅
精小之作,虽为方寸,亦见笔法。
其依势布局,小心落墨,大胆奏刀。
虚实相宜,知白守黑。
目见宛转之神,
心合玲珑之志。
[养气]书房生墨香
书房之中,不尚虚礼,只待清客。
案置名帖,册存经典,手倦抛书,慢心悦览。
会意处,如见古人气质,与之谈笑风生。
但不知,夜深花有露。
此间,心可宿。
特别喜欢下面这四句......
暮春之山阴竹野,初夏之照眼榴花,素秋之孤鹜落霞,寒冬之红炉煮茶。
四季的图景,溢出文字之外,想象中就能感受到无尽的愉悦和美妙。
审美的自由,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愉悦。
每个人都会因为自身的经历、学识、修养的不同,而对美有不同的倾向,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积极的情感愉悦。
有人说[玩物丧志],其实不然,它完整的说法其实是[玩物丧志,以其志小]。京城王世襄对此给出了最好的解释:“人生价值不在于据有事物,而在于观察赏析,有所发现,使之上升为知识......”
先人将生活的器用之物,构筑成了对审美的追慕,在实现了古雅的同时,也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君子寓意于物,如嵇康爱琴、陆羽好茶、苏轼癖砚、米芾拜石,皆以自身之性情,完成对美的审视,从而使灵性无所拘束。
康德的一生追求自由,审美是他的最终归宿。缺乏审美,便无从欣赏自然之美、造物之美,更何谈道德之美。有人说,美盲比文盲更可怕,我倒更愿意说,审美的尽头是自由,唯愿在审美面前,我们都是自由之身,无所拘束。
(此段文字摘自:《文人书房》)
心中有美,便可创造一个闪闪发光的世界。
其他练习备份:续临《九成宫醴泉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