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了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有一次,以后就将违背更多的原则。————树上春树
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已经决定好要打卡100天,开启自律之旅。
OHTT(One Hundred Daya 100天,Two methods 2个方法和Three things 3件事,)就是做人生中最重要的3件事,通过复盘和记录这两个方法,持续100天,在这个过程中穿越人生盲点。
一、1.为什么要做够100天?
习惯成自然,让你做起事情来有刃有余,不再需要花时间去思考,能更高效的完成。
2.习惯养成的五个时间阶段
(1)反抗期(大约1-7天)
(2)不稳定期(大约8-21天)
(3)倦怠期(大约22-30天)
(4)适应期(30-60天)
(5)认同期(60-100天)
二、为什么要用复盘和记录这2中方法
1.记录———看见即是降服
2.复盘———未经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唯有复盘才能翻盘)
三、为什么要做3件事
定下每天必做的3件事,让自己更专注,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每天记录,每天呈现,每天复盘,在简单的事情里察觉和精进,日拱一卒,聚沙成塔。
自律“100天”的底层逻辑
1.时间律(没有办法通过投机取巧的方式获得)
2.延迟满足(甘愿为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以及在等待过程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2(1)训练“延迟满足”的能力
增强自控
培养耐心
减少短期诱惑
树立长期目标
四、自律“100天计划”开启指南
1.每日必做三件事(100天内每天必须要做的三件事)
2.每日小确幸(记录每天值得感恩的事情)
3.每日时间记录(记录每天的时间都用在了哪里)
4.每日原则总结(每日复盘,总结)
5.每日挑战一件事(让自己走出舒适区,进入学习区)
心态指南
1.培养耐心
2.相信复利的奇迹
3.用好“自证预言”
4.摆脱习得性无助
计划的用处
1.计划缓解焦虑
2.计划统一想法
3.计划让随时的变化有可参照的资源框架
4.计划可以形成一个个小型的执行模块
原则=痛苦+反思
原则=成长
原则=做正确事的导航
五、“自律100天”项目呈现
1.手写笔记
2.拍照记录
3.线上社群
4.朋友圈打卡
六、实践“自律100天计划”障碍
1.周围的的人,都不理解一下
(1)每个人都是“洞穴人”
(2)每个人看待别人的层级不同
(3)朋友圈的“质量差异”
2.周围的人冷嘲热讽会让自己想放弃?
(1)逆商不够(在生活中忍受逆境,战胜逆境的素质标准)
(2)表现型人格
3.为什么自己受到一点干扰就没有信心执行计划
(1)抗压能力不够
(2)“能量”不够
应对方案
1.换位思考
2.课题分离
3.让朋友圈更多“贵人”,少点损友
提升抗压能力
1.控制
2.归因
3.延伸
4.耐力
提升自己的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对自己思考过程的认知与理解
自律成就更好的自己,越自律越自由,期待接下来打卡100天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