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1900到底意味着什么
《海上钢琴师》,1998年作品,导演托纳多雷。该电影再外壳上讲述了一个爱情音乐故事,但其内壳实为一个新旧时代的变更,甚至可以理解为新旧思想的转换。导演托纳多雷擅长拍摄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题材的作品,这在他其他两部广为盛传的两部电影(《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电影天堂》)中均有体现。并且安排在了20世纪末拍摄20世纪初的作品也是用心良苦。
《海上钢琴师》又名《1900的传奇》,后者虽然露骨,但是更为形象贴切。故事发生在1900年,弗吉尼亚号,一艘从欧洲开往美国的轮船。在这艘船上,穷人富人,形形色色,良莠不齐。
故事以一个名为麦克斯的小号手的回忆进行。导演用倒叙的手法将整部电影呈现除了一种悬挂状态。麦克斯走投无路要卖掉自己吃饭的家伙,一个长镜头展现了一种强烈的无奈感。麦克斯将要依依不舍地告别他的小号,但是最终还是放不下他心中的那个故事。
电影正式开始,一个煤矿工在一架钢琴上捡到了一个孩子,取名为1900,丹尼也在一场意外中丧生,导演的这次安排注定1900要跟钢琴孤独一生,正如丹尼跟他说的船下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这也是1900一生的写照。
接下来了,导演用了一组模糊的镜头,一组1900的窥视镜头,进而接入了一段优美的钢琴旋律,忽视了8岁的1900如何学习钢琴的过程,却集中了他是个钢琴天才的焦点,暗示这个时代转换如此之快。1900从来没下过船,但是他似乎对陆地上的事情了如指掌,他知道麦克斯来自何方,那个地方有美妙的冬天或者其他有意思的事情。
在大部分1900的对话中,都有琴声伴随,琴声表达他的情绪,他随意变化,每次都被小提琴手警告不要捣乱,但是那是他的一生啊,其中一次低沉的音符发生在他想去船下看看的想法下,那种琴声没有Ameirica,有的只是对未知大海的向往,但是导演却给出了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理由。这种极限的反差是对当时欧洲传统极大反讽。
没有尽头,陆地上什么都有,就是没有尽头,没有未来的尽头,任何人都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希望,正如1900不会离开音乐一样,实际上,大海就是他的陆地,他如果登上了现实意义上的陆地,就永远失去了自己。在这里,蒂姆·罗斯精湛的演技,悠扬琴声的氛围与节奏的完美结合给整部电影植入了强烈的迷茫感,他最后的时间里,对麦克斯说,钢琴上有88个琴键,可以弹奏出无限的音乐,那是诗一样地缅怀那旧日的传统了。他不肯面对那数千条街道的城市,不肯面对那无数的琴键,他说,那样就弹奏不出音乐了。
其中斗琴的一段最为精彩,时间停留在1900斗琴的第三段当中,仿佛一切都给琴声让步,停下来欣赏它的美妙,可是在之前1900哭了,哭的是时间纵然会在这一刻停止,终会因为新的事物的介入继续前行,1900本以为斗琴是音乐以及音乐人之间的交流,他为有这样一个同类而高兴流泪,但是最后他错了,斗琴就是斗琴,是竞争,这种新的概念使他心灰意冷,然而这也象征着现实已经对旧的思想观念甚至是欧洲传统的巨大冲击,已经回不到过去了。
至于1900的存在,他的去来也许只是麦克斯的主观臆想,这段回忆只是对过去自己的一种缅怀,最后他又重新得到了自己的小号,似乎接受了现实,重新找到了希望,毕竟他也不是一无所有,毫无用处。导演在之前的种种铺设承接了这个主循律,这也是众望所归。
5?z�-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