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佳是我的初中同学。也是我的大学同学。从初中开始,她妈就是我妈,我妈也是她妈。
她妈妈在我们不在一起的高中期间生病了,胃癌,到现在好多年了,病情起起伏伏,佳佳的心情也在不断变化。
一开始害怕失去,恐惧不安。
一两年后就可以适应那种担心了。
第四年,第五年,可能听到恶化的消息会紧张,但可以很快镇定下来。
今年大概是第六个年头。加上我们今年大学毕业,很多不言的矛盾激化,她好像要崩溃了。
昨天她和我说,妈妈又唠叨她了。嫌弃她在家里白吃白喝,对象也不谈,工作也不找,像个虱子一样,寄生虫一般。
她说她受不了了,想自杀的心都有了。一切只能自己默默忍受,不能冲生病的妈妈嚷嚷。
我非常能理解她。
她怀有一身梦想,想要凭自己的实力立足一片天地。她学设计,在家里那样的小地方也找不到什么像样的工作,所以她想去北京,上海,或者来重庆找我。
但是,她深知妈妈的病情,所以不敢迈出那一步。
这一步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她想尽一切时间陪她走完最后一程是对的。可她家里有哥哥嫂子,她就算一走了之也没错。
只不过,善良感恩的孩子不会因为家里有人照顾就可以忍心弃胃癌晚期的母亲远走他乡。深知妈妈没有多少时间了,牺牲区区几年的工作机会,留在家里照顾妈妈,给她做饭洗衣,陪她聊天解闷舒缓心情这难道不是最最基本的吗?难道要先工作,等妈妈百年之后再回家尽孝吗?当然不能如此本末倒置。
可她想不通,为什么在妈妈的眼里连这么基本的孝顺都成为了寄生。
是啊,她可以忍受其他人的不理解,但却很难原谅最爱的人的「语言中伤」。受伤了也无法向任何人哭诉,无法像小时候那般哭闹,无法排解心中巨大的委屈和痛苦。她知道不能和生病的妈妈讲道理,她也知道妈妈说的话并不都在理。可又能如何,她只能默默承受。
跳出来看,我们都理解。她当然不是寄生虫,她只是很孝顺。
如此同时,站在佳佳妈妈的角度看一看。她自知没有多少时间,两个儿子已经成家立业,没啥可操心的。可是佳佳不一样,还什么都没有稳定,作为母亲怎么可能放心得下,肯定日日担心,天天唠叨。有很多面对死亡的人,会气自己没用,而越气自己没用就越口不择言。
其实,一位母亲在自己最后的日子里做什么都是极其矛盾的。她何尝不想共享天伦之乐,儿孙承欢膝下。可她也不想自私自利,她希望看到自己的每个孩子都各自安稳幸福。看不到时就会着急担忧,而所有的有心无力都会变成苦口婆心甚至是尖酸刻薄。
她们母女都需要心平气和的面对生活,面对疾病,面对生老病死。我们无法改变局势,只能顺应自然。来一场心与心的交流,各自卸下伪装倾谈内心所有的「为你好」。
试想一下,如果这场对话这辈子都没有进行,佳佳怀着不理解和埋怨与母告别,定会悔恨余生。一旦失去,所有的误会都来不及解开。所以,趁着彼此拥有,身为母女而且在这个生死攸关的节骨眼上,就不要各自赌气了。
人与人之间相处一旦有了隔阂,如果放任不管,隔阂就会膨胀,所以在对自己重要的人离开之前,必须要解决。
说不出来的话,或者没有好的氛围诉说的话,那就写下来,夜深人静的时候,互相读彼此写的信,也不失为一种交流。或许比当面说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