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读一边忘,记忆力真的差的无法坦然面对。今天又一次看到这样的内容:大脑相对于输入来讲,想记忆更深刻,更注重输出。每次看完书,我都发现自己会很快忘记的一干二净,印象很淡很淡。既然书上这样说,那我今天还是改变一下策略,反正每天都要日更文章。每天读完书以后,我就来回忆一下,把能记住的东西,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粗略地写一遍。
今天大概记住了这么几个点:
第一点:如果我们想学好几个科目或技能,更有效的做法是先集中力量,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一门科目上。把这门科目先掌握到很好了,会很有效地促进其它科目的学习。这种现象叫“学习迁移”。关于这一点,相似的观点我有听李笑来老师讲过,大概意思是这样:一个人一辈子一定要掌握一种技能到专家水平,这样我们学其它东西就会快或者学成的概率会大很多。因为是我们了解了学习的过程中,从初学者到精通是怎么变化的,我们有一个很好的心理预期及方法来判断及指导我们学习。另外我个人补充一点,很多知道是相辅相成的,在某一方面成专家了,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与其它科目或技能有关联,自然学习其它知识有促进作用。
第二点:学习要循序渐进。意思是说,学习不能挑很难的知识想对学,而是要一步一步从简单的知识点学起,先把基础夯实。这样的做的,学习效率比直接啃硬骨头要高10倍,千万不能想着一口气能吃成胖子。这就是古人总结的“欲速则不达”的含意。
第三点:关于BGM(背景音乐)。我们可以尝试一着在学习时加入BGM,因为对有些人来说,确实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有研究表明,对音乐狂热者会有反作用。对音乐毫无兴趣者,基本无效。具体实情,靠我们自己尝试。
第四点:关于记忆的分类:记忆分为“知识记忆”和“经验记忆”,知识记忆不容易被记起,记起需要一定的条件,但经验记忆更容易被记起,印象会更深刻。我们可以写一下关于我们的回忆,在没有任何限制的条件下,你想到的是什么?是不是都是关于你的亲身经历,你身上以前发生过的事情。但你却不会想到勾股定理,不会想到牛顿第一定律。但后两个知识点都是在你脑中保存着的,你更大的可能是你需要用到它们的时候,他们才被你们的大脑调用。我们想要更高效或深刻的记忆,就要尽量或经常把我们所学的知识与我们的经历联系起来,转化成经验记忆。
读了几个小时,今天好像只能回想起这么多。不过说实话,回忆一遍以后,确实感觉对以上的几个点记忆的更清晰一些。另外再补充一下,其它点我都记不起来了,可能就是其它知识点,与我原来所掌握的知识可能不怎么能联系的起来,所以没办法更深刻地记忆。就像书中所说的,人脑更喜欢接收熟悉的东西,而排除陌生的东西估计就这个道理。所以咱们一定要多看收,要博学,学的东西越多,脑子越好用,越容易记住东西,以后学习的效率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