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我考驾驶证的时候,同批有一位学员科一考试第一次考了99分,提交成绩后,自己觉得不满意,于是就再三请求监考官容许他再考一次。理由是:“我是一个研究生,我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我不能接受自己不是满分,我想要考的是一百分。”记得当时考试是有两次机会,第一次不过可以接着考第二次。监考官告诉他:“你已经考过了,没必要再考了。”无奈他再三请求,再考一次也不算犯规,就同意他再考一次。没想到的是第二次考试成绩是不及格。他没有机会再考了,只能等几个月后再预约。全考场的人都为他叹息,因为大家都关注着结果,谁还留恋考场这地方。有的人说他有病了吧!还研究生。于是这也成了驾校有史以来的趣事之一了。
一个人有追求完美的心本是好的,在平常的用功上对自己严格要求,是一种自强的心理,可以督促自己向更高的标准努力。功在用时最好是竭尽全力发挥,而不是竭尽全力要求结果完美。在努力的过程中使自己成长,成长的方向和标准需要不断省察调整,如果,我们没能力看清远方,那么渐行渐观也是一种摸索。如果我们有绝对清晰的目的地,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掉入“过程”为我们所设的坎,即使有坑拌跌了,也是让我们纵观全身对自己有清晰的衡量,抬起头还要认清自己是正在行走的人。人生不就是这样吗?努力的过程是人可以决定的,但努力的结果人是没有百分百决定权的。
我们学习,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使自己超越、更加优秀、更加完美,有多少人真正想过是为了什么?
不要在过度追求完美的模式中忘记了自己要干什么,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很多的时候,我们自己坚持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注意力也会随着环境转移,也会偏心,失去方向,适当的时候停顿一下,给自己创造反思的机会,反思自己行走的过往,与现在的对比,更加明确自己的方向,才能更坚定的行走。
别让我们在学了那么多知识以后,只是玩耍在知识的迷宫中把自己活活累死。学识是使一个人更加明事理,于人生更有益。
知识,你这片汪洋大海,载着每个人生的一叶扁舟驶向不同的远方。你是无限的,而每个小舟在你里面是如此渺小,也很难找准定位。每个特殊时代的浪潮下,你永远主宰着一切小船的命运。有时,你宽大的胸怀能把那小舟渡过洋也推上岸;有时,你汹涌的气势也能使那小舟顷刻覆没销声匿迹。在你里面每一处属性是一样的,不偏不倚。不同的是小舟上那个掌舵的人。有大风大浪逆流而上,也有波涛汹涌后等待时机。无论怎么走,逆流、顺水、绕道、迷失能到达目的地的就算完成了人活着的使命。一人一行走,一人一表演,都不尽相同,但历时历代又代代相似,有一帆风顺到达彼岸,也有曲曲折折抵达终点,我想最让人感叹的是在风平浪静中无知的死去和在努力即将成就时仆倒在地。
我行走,朝着有光的方向;我学习,是为生命对事件的应对。不仅是在风平浪静中,也在突如其来的浪潮时。因为远处有方向,就不会被满地的芝麻所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