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首来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辛波斯卡的诗《一粒沙看世界》
我们称它为一粒沙
但它既不自称为粒,也不自称为沙。
没有名字,它照样过得很好,不管是一般的,独特的,
永久的,短暂的,谬误的,或贴切的名字。
它不需要我们的瞥视和触摸。
它幷不觉得自己被注视和触摸。
它掉落在窗台上这个事实
只是我们的,而不是它的经验。
对它而言,这和落在其它地方并无两样,
不确定它已完成坠落
或者还在坠落中。
窗外是美丽的湖景,
但风景不会自我观赏。
它存在这个世界,无色,无形,
无声,无臭,又无痛。
湖底其实无底,湖岸其实无岸。
湖水既不觉自己湿,也不觉自己干,
对浪花本身而言,既无单数也无复数。
它们听不见自己飞溅于
无所谓小或大的石头上的声音。
这一切都在本无天空的天空下,
落日根本未落下,
不躲不藏地躲在一朵不由自主的云后。
风吹皱云朵,理由无他--
风在吹。
一秒钟过去,第二秒钟过去,第三秒。
但唯独对我们它们才是三秒钟。
时光飞逝如传递紧急讯息的信差。
然而那只不过是我们的明喻。
人物是捏造的,急促是虚拟的,
讯息与人无涉。
第一次读辛波斯卡的诗,它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她对整个世界,对万事万物的包容心。现在很多人都不自觉地夸大了人类在世间的位置,虽然没有人类,好像也就没有“世界”这一定义,但它也仅仅是一种定义,没有人类的“赐名”,世界还是在那里。诗人开篇就从“沙”的视角来看整个世界,不管人类将沙定义为任何物质,它还是客观存在着,它并不需要人类赋予它任何行为以人类主观的思想,它就是它。随后讲到窗外美丽的风景,湖水是湿还是干,浪花是单数还是复数,落日是否落下,云的千姿百态,这一切都是自然自己运作的结果,但人总想给他们加上人类自己的印记,来宣示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人类处处想显示自己的高姿态未免显得可笑,殊不知人类也只是女娲用鞭子抽打沙子所形成的。
诗人不仅仅对这个世界有一种谦逊的态度,同时她希望每个个体都是自由的,自己的人生并不需要由他人来定义,每个人都需要对世间其他的个体怀有尊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