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老婆打电话过来说,儿媳妇听她妈妈说,家里生下小孩都是要烧喜纸的,你们这边没有这样的风俗吗?(因为疫情的关系,正月里孙子降生后没法送米面,准备后来择期再办酒席。)
乍一听到这种风俗,感觉还是很有道理的。毕竟一个家庭新添人口,知会一下故去的先人们还是礼节上应该做到的,只是我们这边却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风俗。通常孩子结婚仪式后的第二天,新郎新娘由父亲陪同到先人的坟前烧个喜纸,这个倒是一直都必须做的,但是生下小孩要烧喜纸确实是没听说过的。
今天早上打开店门,本村一个哥哥来修洗衣机。他52岁了,比我大两岁,我就向他讨问:“大寨哥,咱这里添小孩是不是要烧喜纸呢?”
“烧喜纸?那是娶媳妇的时候才去烧,添小孩不烧。”
看来真是五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呀,和儿媳妇娘家中间隔着一个镇子,不过20里地,还就真不一样。
傍晚,我又专门到父母那里去讨问。毕竟父母86岁了,肯定知道的要更多。我娘说:“有这规矩,以前添孩子都是要烧喜纸的。你大哥刚生下大孩子的时候还烧过,这些年大家都忙着挣钱,添个孩子烧喜纸这事就越来越不见了。”
如此看来,这种风俗其实由来已久,只是因为时代的变化,人们越来越不重视罢了。平时参加许多红白事,往往都是这么一句口头禅:“咱们新事新办,一切从简。”就这样把许多繁文缛节通通省略掉了,确实节省了时间,但是这其中省略掉的也有一些比较有意义的礼节。随着岁月流逝,逐渐地被人们淡忘。
时间老人就是这样在书写历史,每一天写下些什么,每一天又抹掉些什么,有一天我们来翻看时说,那就是沧桑岁月。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