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多数人都在研究如何获得幸福、如何获得成功的时候,査理•芒格却说:“如果要明白人生如何得到幸福,就要先研究人生如何才能变得痛;要研究企业如何做强做大,就要先研究企业是如何衰败的。”
为什么?因为,有时正向思考未必能将我们带到想去的地方,但逆向思考却常常可以。现在,就让我们用“逆向思考”的方法来看看:2021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盘点一下,2021年,你用了哪此方法让它荒废了的?
第一大方法:最为痛苦的荒废—纠结。
有人说,回看我过去的这大半年,一方面,我很享受我当下舒适区的生活体验,一方面,我又常常感到失望和痛苦:我这辈子是不是就这样了?这样一眼能看到头的生活实在让人乏味。
我就是这样过来的,觉得现在的工作既省力又简单,还没有复杂的人事关系,但是又不甘于裹足不前,觉得自己还可以更上一层;觉得自己有雄心万丈,但日复一日依然不敢踏出改变的关键一步。于是,就常常这样纠结着,光有想改变的想法,却不曾有一点点的付出,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整个人生就在这旷日持久的纠结中荒废了。
心理治疗师海灵格曾说:“受苦比解决问题来得容易,承受不幸比享受幸福来得简单。演员徐峥也说:“人活在一个痛苦里比他解决问题要容易,因为解决问题需要更大的勇敢。”的确如此,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持续活在痛苦里,在痛苦里纠结,都比直面痛苦、解决痛苦容易得多。
第二个方法:最可惜的荒废--“我知道”
儒家说,圣人因为不知,所以知之;小人因为知之,所以不知。
为什么?因为圣人知道自己不知道,所以戒慎恐惧,注意警醒,不断观察学习提问,所以能够知道。小人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认为自己都知道,所以不观察不学习不提问不践行,所以不知道。
举例:生活中,所有人都知道健康很重要,所以应该锻炼身体;所有人都知道读书很重要,应该养成阅读的习惯;所有人都知道早起很重要,早起可以让你有比别人多半天的精彩……可是,又有多少是知道了正确的道理而做到了呢?于是,一年、两年、三年甚至我们的整个人生就在这一个又一个的我知道中荒废了。
所以,“只知道”,而不能“知行合一”,就是对生命最可惜的荒废。
第三个方法:最没价值的荒废--陷入“黑洞”时间。
在物理学中,黑洞说的是吸引力非常大的天体,它会扭曲时空。假如一个人不慎掉入宇宙黑洞,等他出来时,之前几岁大的女儿可能早已变成了老太婆。
这就是我给这类时间起名为“黑洞时间”的原因——当你身在其中,时间就会不知不觉地流失……等你出来时,却发现时间早已过去很久。
比如,你原本想查个名词解释,结果打开百度,不知不觉就被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吸引,一刷就是老半天,刷累了出来,才发现原来自己只是想查一个名词解释而已,生活中,我们是不是常常如此,无一例外?
当你的时间不断流向“黑洞时间”,剩下的用于学习、思考、成长以及陪伴家人的时间就会越来越少。而且,因为它会扭曲时空,所以身处其中的你并不会感到时光的流逝。当然,我说这些并不意味着,你就不能放松休息了。事实上,每个人都要给自己足够的放松休息时间,否则效率就会越来越低,同时也会严重缺乏灵感,无法创新。
你可以换一种更好的方式去做放松休闲,比如运动、比如看一部好的电影、比如去欣赏自然的美。这样,你就不会常常陷入“黑洞时间”。这样,你的放松和休息就是有益身心的,而且还能从中获得更高效的放松,以及更丰沛的能量。
这,就是最没价值的荒废:常常陷入“黑洞时间”,无法自拔。
最后一种就是最不现实的荒废—一口吃个大胖子。
典型的速成主义者,总想一口吃下个什么东西,就能暴瘦斤;总想看完一本书,就把上掌握一项技能;总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实现升职加薪的目标,让家人过上自己所期待的财务自由的生活,心急火燎、急功近利。这类人,是不是常常都会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也因此常常陷入无明的焦虑中,这种无明的焦虑会让你产生对自己、对周围环境、对老板的不满。于是,你越来越难沉下心去工作、学习和成长,甚至开始抱怨。而工作上的缺乏投入、对老板和环境的抱怨,又会给想要获得的短期成功带来更大的阻力。最后,短期成功会愈发变得遥遥无期,而这种遥遥无期的感觉又会进一步加剧你的焦虑。
以是不是最不现实的荒废呢?
方法已经摆在面前了,如果你还想继续荒废剩下的一段时间,很容易,也特别简单,以上四种方法,哪一种你都可以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