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蒙田说:“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第一种的无知是连字母都没学过,当然无法阅读。第二种的无知却是读错了许多书,可称为无知的阅读者,好读书却读不懂,读得广却读不通。
你是不是经常看到朋友圈有人在晒一年读了几十本甚至上百本书?可是,这些人读了这么多书,是否真正读通了、消化吸收了呢?其实,大部分时候读书的目的是让书本来教导我们,或为获得资讯而读,或为求得理解而读。读书的质量比读书的数量重要,阅读不同的书籍,要用不同的速度和方法。这就是畅销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要教给我们的。
这本经典长销书的第一版是在1940年初出版的,距今将近80年了。作者莫提默.J.艾德勒于1972年和查尔斯.范多伦合作,重新增订了这本书。《如何阅读一本书》被广泛印刷,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畅销全球。
【2】
读不同的书应当用不同的方法。本书共有四篇二十一章,介绍了如下四种不同层次的阅读:
• 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 检视阅读(Inspection Reading)
• 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 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基础阅读,是第一层次的阅读,也可称为初级阅读、基本阅读或初步阅读。这个层次的阅读通常是在小学阶段学习完成的,小孩子首先接触的就是这个层次的阅读。大部分的速读课程都着眼于这个层次的阅读。
检视阅读,是第二层次的阅读,也可称为略读或预读。这次层次的阅读要问的典型问题是:“这本书在谈什么?”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抓出一本书的重点。
分析阅读,是第三层次的阅读,是全盘的、完整的阅读,或者说是优质的阅读,比起前两种阅读更加复杂、更系统化。本书主要就是在谈这个层次的阅读。一个分析型的阅读者一定会对自己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分析阅读永远是一种专注的活动。
第四种,也是最高层次的阅读,即主题阅读,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的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借助这些阅读的书籍,主题阅读者要能构架出一个可能在哪一本书里都没有提到的主题分析。这是最主动、也最花力气的一种阅读,却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
《如何阅读一本书》的第三篇共七章,作者针对不同类型的书籍提出了不同的阅读方法,包括实用类书籍、想象文学、故事与戏剧与诗、历史书、科学与数学,哲学书、以及社会科学。
【3】
本书中提出的阅读层次和阅读方法,值得反复推敲、不断研读。我读完本书,现阶段最想分享三点感悟。
第一,阅读是为自己而读,是为了真正有所收获而读。炫耀性的读书,浪费了时间与精力,实在浅薄。
第二,小学阶段的基础阅读至关重要,这个阶段需要有老师和父母的指导和引导。根据书中的介绍,基础阅读有四个阶段,即:
• 阅读的准备阶段(reading readiness),这一阶段从出生开始,直到六七岁为止。
• 第二阶段,孩子会学习一些简单的读物,这个阶段要结束时,小学生应该就能自己阅读简单的书,而且很喜欢阅读。
• 第三个阶段的特征是快速建立词汇的能力,所用的方法是从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揭发”不熟悉的字眼。孩子们开始明白,阅读时一项可以自己完成的事情,可以为了“扩大视野”而阅读。
• 第四个阶段的特征是精练与增进前面所学的技巧。学生开始能消化他的阅读经验,从一本书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转化到另一个观点,同一个主题上,对不同的作者所提出来的观点做比较。这是阅读的成熟阶段,应该是一个青少年就应该达到的境界,也是终其一生都该持续下去的。
作者还进一步提到:一个人文素养优良的高中,就算什么也没做,也该培养出能达到分析阅读的读者;一个优秀的大学,就算什么也没贡献,也该培养出能进行主题阅读的读者。
可见,一所优秀学校的教育应该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当做优先级的任务。
最后一点,家庭环境对小孩阅读能力的培养和阅读习惯的养成,也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只有把基础阅读搞好了,才有后面那些更高层次的阅读。
阅读,应该是一项伴随终生的兴趣。懂得阅读的人生,不会寂寞;懂得阅读的人生,日子终将过成自己的。那就让我们从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开始吧。
培根说:“有些书可以浅尝即止,有些书是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要咀嚼与消化的。”在我们学完了莫提默的《如何有效地阅读一本》后,应该会在阅读速度和方法上有所进步,从而更有效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