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很多女性要赚钱养家,还要回家带娃,平衡队友身及行的不给力,有些全职妈妈们24连轴转,没有一丝属于自己的时间
看过一个短视频《妈妈的一天》,里面忙乱妈妈,和孩子在一起的画面,非常真实展现妈妈的不易,感慨的同时催人泪下,妈妈们一个人活出了一支队伍,生活一地鸡毛。
当妈妈们走在生活边缘,情绪容易爆发,无形压力,生活琐碎,更严重的是妈妈们整体休息不好,睡眠不足,情绪更易崩溃。
2017年三位美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揭示了生物钟的秘密
生物钟调节着人体行为、激素水平、睡眠、体温和新陈代谢……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这次诺贝尔奖的研究结果其实是告诉我们:在我们的身体内有一个“时钟”,它与天地的运行保持着同步。如果我们顺着这个时钟过日子,就会更健康。
可是很多妈妈说:小祖宗不睡觉,每天看到我回家很兴奋,我也无法休息成;要带两个,还要辅导大孩子的作业;爸爸每天晚上跟孩子玩大战游戏,孩子不愿意睡……
闺蜜小敏是全职妈妈,内外兼修,认识她的朋友,都非常欣赏她活出的状态
她外省人,没有亲戚帮忙,他老公经常出差,带两孩子的任务就她自己一人,从孩子出生,月子里请过月嫂,之后全都是她自己带
每周三次瑜伽课,晚上7:30请教练到家里来教(请人来教,孩子必须睡着了),其他两晚上学书法,周末晚上老公在家陪老公,等孩子们早睡了,两夫妻到家楼下餐厅约会(当然孩子房间装了监控,他们能随时看到)
小敏的生活思路非常清晰,两孩子的状态也很稳定,整个家庭氛围非常和谐。
重点是生活安排有节奏,孩子早睡,妈妈也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得到非常好的休息和调整
如果长期减少睡眠的结果将导致:头疼、腹部疼痛、健忘、注意力不集中、疲倦、情绪波动、易怒。白天越来越难以保持清醒,清醒的质量也越来越差。不仅感到越来越容易犯困、精神疲倦,而且感到越来越紧张。
中国睡眠医学协会调查显示:90%的年轻人猝死/脑溢血/心肌梗塞都与熬夜有关;而超过70%的年轻人有熬夜习惯。
那儿童,会产生和成年人一样的后果吗?是的,儿童的大脑对睡眠更敏感,至少和成年人同样敏感。如果在大脑发育早期就发生严重的、长期的睡眠缺乏,就会对大脑产生永久性的伤害。
孩子每天到底应该睡多少呢?
以上数据来自国家睡眠基金会(表二)及婴幼儿国际睡眠标准(表一)
如何帮助儿童更快入睡
规律的睡前活动以及有仪式感的生活有利于生物钟的正常运作,孩子可以从规律和习惯中获得安全感和依赖感。
首先,要让孩子早吃晚饭,比如决定要孩子7点睡觉,那晚餐必须在5:30吃完,中医说“胃不和则卧不安”
吃的晚餐要以流质的容易消化的食材,减少肉类食品的摄入
很多爸爸一天没有见到孩子,跟孩子会玩特别刺激的游戏,也是导致孩子兴奋的原因之一
提前到房间,妈妈带孩子洗漱,泡脚或简单按摩,再讲故事或绘本(故事一定要指向睡眠的,不可以太吓人或刺激的睡前故事)
总而言之睡前活动安排原则:从运动到入睡的过渡,尽可能安静而又舒缓、流程清晰且固定。
切记,入读幼儿园和小学的儿童,从放学到家开始,所有的活动都让孩子离床越来越近,所有的活动都帮助孩子更安静。
如果你想让自己带孩子轻松一点,切入点是早睡;如果你想孩子更好带,情绪稳定,身体健康,同样的让孩子早睡;如果你想属于你自己的时间,请培养孩子早睡……
早睡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是和谐生活的要领,是幸福生活的前提,那让我们一起早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