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些微信公众号号和知乎文章,被这些文章的写故事式的写作风格吸引,于是想了想其中的道理。这些文章有非常好的阅读体验,原因就在于采用了讲故事的方式。讲故事的好处有哪几点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说到讲故事,容易让我想起小学的叙事作文,或者是听爷爷讲故事的情景,或者是与朋友或亲人聊天的情景。实际上,在日常的沟通和交流中,讲故事的方法是极为常见的,它就是我们日常中接触的接受信息的一种方式,并且我们很习惯了用这种方法去接受新的信息。就连我们现代社会的新闻和娱乐,也被无数的故事所吸引。比如,电视剧和电影,纪录片等,或者是明星的八卦或是犯罪新闻等到。有故事的地方,就有“变动”,也有细节,同时也有很多戏剧性的时刻。至于写小说,那就更依赖于故事了。总而言之,故事的内核和形式应用范围是极为广泛的,有时我们正在感知故事,或者用故事去传递信息,但我们自己没有发掘。如果要更完美地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去表达,那么,对如何讲好故事就不能不研究一番了。
讲故事的基本要素并不复杂,主要是时间、地点、人物,物体,事件等,也就是在一个具体的时空中,通过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情。通过对这些场景和人物的梳理,以及事件发展的顺序逻辑的整理,我们可以从“第一现场”视角去理解一件事,甚至去还原一件事的细节。文学小说的魅力也在于此,它可以把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的细节和人物的心理动机和性格动机和决策动机更充分地展露。事实上,通过写故事的方法,去梳理社会事件是个不错的获取第一手“缺失”信息的办法。讲故事的办法,本身就接近了还原第一现场的方式,这种展示方式是可以让人身临其境的,也能够更好的吸收这件事的原委逻辑。
讲故事不仅可以还原历史,也可以还原商业决策,或者是挖掘当代史中不为人知的的事实。在如今有很多人写自媒体,但大部分人是拼凑的一些旧闻,如何能够从不同的人物那里,得到一首手的故事视角,同时辅以第二手的信息,把故事还原和讲的精彩,是非常考验作者的求助、沟通、资料整理和表达能力的。由于我们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身处第一现场,那么,找到第一当事人,并且愿意让人去把故事讲给你听也是同样重要的。这个也很考验作者的挖掘线索的能力。
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可以多尝试以讲故事的方式去整合当代故事,挖掘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些故事的挖掘,其实也很古老,就像二三十年前的通讯人物报告的记者所做的事情一样。其实,讲好故事和说故事的能力,是几千上万年以来的古老技能,并且这种技能在媒体发展的时代,也将有充足的用武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