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邻居们,今晚在本栋楼顶天台相聚,包饺子!”怡和小区6栋出入口左侧大门上,贴了一张粉红色信笺,上面,这行工整秀气的毛笔隶体字足够显眼,足够醒目,保证每一个进出的居民都看得一清二楚。
怡和小区,位于市中心,老旧小区。6栋,其中的一栋楼,和其它栋楼没什么两样。如果实在要挑它与众不同之处,就只有这栋楼邻里之间的相处方式了——隔三差五的,邻居们就会到天台相聚,看看绿植,赏赏花草,谈谈心事,聊聊八卦......
这一切,都源于顶楼住的老张。
老张,退休教师,没退休前,教高中生物。因为教得好,学校总是安排他教高三。一年到头,他都忙,无论节日,还是假日。邻居们只知道,顶楼住了一位生物老师,却极少看见他,在大家眼里,他非常神秘。
有时,家里有孩子上高中的,遇到难题,绞尽脑汁无法破解时,忐忑不安地敲响他家门向他请教,总是见到他趴在桌子前面,心无旁骛专心做题。
邻居们奇怪:“你是老师,还像高中生一样,天天做题?”
“自己不先做,怎么教学生啊?”他回答得理所当然。
他热情接待邻居,耐心教导孩子。邻居们逐渐和他熟悉起来,知道他忙,不到万不得已,都不到扰他。但是,每次见到他,都非常尊敬地和他到招呼。
前年,老张退休了。他没有答应学校领导返聘的邀请,安心过期了退休生活。
去年,他把楼顶天台进行改造。
担心邻居有意见,他先到小区管理处询问。
物管答复得很模糊:“张老师,这个小区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了,业主对小区不影响外观的改造,我们都没办法,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一时之间解决不了。”
老张笑:“明白了,谢谢啊!”
第二天,老张逐户敲门,告知他要对顶楼天台进行改造。
邻居们紧张地问他改造计划,他笑:“没有大计划,就是抹上几层防水,砌几条三十公分左右高的花池,种种菜,种种花,搭几个架子,也会养养鸟。”
没有一个邻居反对,他们甚至觉得老张征询他们的意见纯属多此一举了,打扰了他们。
几天后,两三个工人上了楼顶,水管,防渗宝,水泥,沙,砖头......搬上了楼顶。
几天后,一辆小卡车在楼旁的空地上卸下了泥土。一天后,泥土都上了天台。
没有邻居上去参观。
张老师做的这一切,和他们无关,他们不感兴趣,也不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