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暑假期间,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休整适应之后慢慢适应了暑期的节奏,不过,明显比平时上班要慢的多,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却觉得没有做更多的事情,尤其是写作,总觉得假期有了时间,肯定会写更多的东西,而事实是从放假到现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却只写了11篇文章,还不到两万字。
而之前,上班,瑜伽,带娃,虽然忙,却几乎保持3天一更。所以,以后就不要再说“等我有时间的时候,要怎么怎么做”这样的鬼话来骗自己,想都不要想。至少,对于我,是这样的。所以,想做什么事,就去做,不要等,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不过,这样的放松与闲适,但也不是全然无用的,脑中时刻绷紧的弦松动了一些,以前,自己每天像上了发条似的,如果半天什么都没干,没上课,没看书,没写作,没瑜伽,没照看孩子,仅是聊天或是看电视,发呆,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自己这段时间一个交代的话,过后都会有负疚感和罪恶感。
现在,倒是可以愉快地接受了。享受一下闲适的生活,也没什么不好。人不能总是处在一种紧张的应激状态中,心理专家说过,要折寿的。这样说,你可能觉得是我的堕性在作怪。
仔细想想,对于目的性很强,节奏感很快的生活,好像我享受的不是做事情本身给我带来的愉悦,而是有结果证明自己的时间去哪了,有东西证明自己的“充实”和“努力”,这种感觉带给自己的满足。这可能就是别人说的,我只是看上去很努力吧!不过,在没有形成真正的自律前,用形式促进实质也未尝不可。
前两天浏览简书时,看到一位简友的一句话,觉得挺有共鸣,“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写100万字再说!”所以,我也给自己订目标,先完成20万再说。
因为近段时间选择瑜伽作为主要是健身方式,所以之前的乒乓球是很少打了。
原来只要一有空就会去公园打乒乓球,虽说是公园,但因为这里环境很好,所以吸引了一些教练和经常打比赛的人,也算是藏龙卧虎。也因为有了一些教练的加入,所以公园也开始刮起了基本功练习风。作为资深乒乓球迷的我自然也积极加入,之前自我感觉还挺良好的,觉得自己手感很好,一些控球的细微感觉,自己可以觉察到,想着练球肯定会相对容易,再加上教练也很热心,悉心指导,肯定很快就能练成。
于是去年暑假开始跟着两位老师练习正手攻球的基本功,可因为之前打乒乓球都是自己练习着玩的,想怎么打怎么打,照教练的话说就是属于野路子,虽然打着随意爽快,可是要想真正提高是很难的,还得苦练基本功,于是,满怀热情开始了练习,可真正练习才发现,自己之前的很多动作都不规范,需要纠正,可一纠正起来,特别扭,感觉怎么打都不对,才发现还不如之前完全不会打去学反而容易,也是,在一张白纸上画画,肯定要比把一副已经画上颜料的纸上画画容易。
所以,练球对我的打乒乓球的自信心打击还是蛮大的,越练习越觉得不会打,越练习越不知道该怎么打。虽然教练不厌其烦,可自己没有打好,却特别不好意思,打起来畏首畏尾,教练说我被自己打败了。让我放平心态,打球是为了锻炼身体,又不是为了参加比赛,所以,不要有心理负担,只管练习就行。
于是,接下来我一边练习,一边琢磨,当卸下心理负担后,全身心地投入进去的时候,觉得特别享受。虽然暑假过完上班后,便中断了,但那段日子回忆起来,还是挺怀念的。
对自己的学习力,我一直还是有自信的,因为一直对未知领域都怀有一份好奇和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能通过观察和思考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效果。
我百度了一下,学习力(Learning Capacity)是由三个要素组成的,这三个要素分别是学习的动力、学习的毅力和学习的能力。
我自己比照了一下,学习的动力和学习的能力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但学习的毅力可能是自己最欠缺的。
所以,对我来说,坚持就是胜利!
(附:前段时间儿童文学故事《我们这个班》已完结,暂时没有想到接下来的写作方向,所以,这段时间处于迷茫期。只有先硬着头皮写下来!)
365极限挑战营第8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