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老师的《吴哥窟之美》讲座,一共八个视频,四个主题——建国、鼎盛、领悟、幻灭,从建筑美学和历史方面介绍了吴哥从萌芽、辉煌走向沉淀及落败的过程,讲解通俗易懂,且形象幽默,强烈推荐旅游前全看一遍。
建筑与雕刻之美
这里就是与埃及金字塔、印度泰姬陵、中国长城、印尼婆罗浮屠、意大利比萨斜塔、罗马斗兽场,并列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古老王国---“柬埔寨吴哥窟”!
印度教里将这称为到达极乐世界的一个必经之路,只有不畏艰难到达顶峰才意味着“圆满”。
吴哥寺与巴戎寺,代表真腊王朝两个不同的阶段。当朝帝王阇耶跋摩七世眼看着帝国走入鼎盛,慢慢地有了更多的思考,希望能够从爱,恨,生死中升华出一个对生命的解脱性的看法,“你赢得了全世界,却失去了自己,所谓何来”。他的信仰从印度教转为佛教,从辉煌中渗透出沉淀。“金刚怒目不如菩萨垂眉”,雕塑中那迷人的“高棉的微笑”散发出的内在的强大力量是美学上最动人的部分!
名为女王宫,实际上是个僧院。它的空间感是惊人的,这是当时皇帝给一位高僧盖的相当于是隐修寺庙。吴哥建筑群从空中俯瞰时就能看出,建筑本身与整体占地面积包括引道的长度比起来,给人的一个感觉就是一个字:“空”。“空”是人还不能够达到的部分,用很大的“空”包围庙宇实体的“有”,引用老子的哲学就是“有无相生”,有和无,虚和实,实际上是两个整体。而现代建筑在建造的时候,都希望其实体越来越多,我们家里也是如此,“空”慢慢被遗忘,“空”的部分是帮助你找到“有”的存在状况。
因陀罗神,神象,Naga蛇,乳海的搅动,基本上都是通过一个模式化的图案,讲述各种宗教故事。在图案的设计上,构造成两边平衡的形式,中间的大神是平衡点,把印度教的创世纪故事融入于每一个建筑空间当中,印度的艺术特别讲究繁复性,华丽而密密麻麻。
罗洛士群和崩密列属于一个方向,且离吴哥等建筑群比较远。这天,可以拿上卡门的《五月盛放》或《走遍全球 柬埔寨和吴哥寺》其中一本都行,捧着书,慢慢走慢慢看,细观每一处建筑,细品每一个角落的雕塑,坐在昔日的废墟中感受曾经的艺术之辉煌!
吴哥城是把所有建筑空间全部转成了宗教,无所不在地在讲宇宙创世纪的故事。印度教的宇宙初创是在神与魔的不断拉扯中诞生的。进入吴哥城门前有一座桥,桥上两边各有27个雕像,它们在拉扯着桥的栏杆,实际上是一条大蛇的身体,桥的右边是戴着头盔的魔,左边是头顶尖锥发髻的神,桥的尽头建筑上是佛陀的头,好像经过神魔的交战后会有一个信仰的高点才能进城。据说南城门桥栏杆的七头蛇头被法国人搬走了,现存放在法国最有名的东方美术馆—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经历风雨战争年轮摧残过的吴哥浮雕无处不在,现在看来还是美到极致,几百千年之前当时的精美华丽程度令人无法想象!(转自蒋勋:在浮雕里用一点点的凹凸和技法,恰到好处地体现出了有着前景中景和后景的三维立体画面,真正的把舞蹈和戏剧的动作转出来,变成很强的视觉效果。希腊的巴特浓神雕里有很多浮雕,但那里的浮雕比较平面,吴哥的浮雕堪称世界美术史上成就最大的,在表现的技法上难度最高。)
自然之美
游览崩密列是一个不断在岩石堆里上下爬攀的过程,走在其间,感叹于自然的强大力量,一粒种子就有摧毁庞大建筑的力量!这座寺庙距离吴哥古迹群以东40公里,据说电影《虎兄虎弟》《古墓丽影》曾在这里拍摄。
卡门写的《五月盛放》里,就提到了这种五月开满柬埔寨大街小巷美丽的凤凰花。民宿建筑的古朴单一因有了凤凰花的衬托更显内敛而生动。
人文之美
附:最佳摄影旅游路线
(能有效避开旅游团,并充分利用当日最好光线效果进行拍摄)
D1:上午,崩密列;下午,罗洛士群
D2:北城门--圣剑寺--龙蟠水池--塔逊寺--午餐--比粒寺--巴戎寺(外观)--南城门--小吴哥--返回酒店休息--老市场夜景及购物
D3:巴戎寺--巴方寺--空中宫殿--观象台--赖王台阶--周萨神庙--托玛侬神庙--茶胶寺--午餐--塔布笼寺--斑黛喀蒂--皇家浴池--豆蔻寺--小吴哥(日落)-巴肯山(日落)
如果你有忘不掉的过去,那你一定要去吴哥,埋葬掉内心的秘密。 在日出日落中,在断壁残垣间,体会沧海桑田,岁月流逝。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
仿佛隔着一块
积着灰尘的玻璃
看得到,抓不到
他一直在怀念着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冲破
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
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花样年华》片尾曲(背景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