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围绕人才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人才强国、什么是人才强国、怎样建设人才强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此为背景下,2024年4月,由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编辑,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论述摘编》在全国发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人才支撑、打好人才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以“引”为基。在人才选拔上,组织部门需要注意坚持“不分海内外,不唯帽子,不唯职称,不唯资历”的“四不唯”人才选拔理念,提出“看水平、看潜力、看发展”的识才理念,依靠“实实在在创条件”和“实实在在敞胸怀”,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延揽各类专业人才。组织部门还需要注意个人特质、岗位特点、组织目标的一致性,构建科学有效的选拔标准,对选拔的流程和关键环境进行把控,从整体上确保选拔流程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使选拔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客观、科学,确保优秀人才能崭露头角、脱颖而出。
以“育”为重。引才是育才的前引号,育才是引才的后半章。每个人才都有各自个性化、差异化的特质,人才培育要积极拓展培养渠道、建立多元培养模式,围绕个人的特质和潜能进行针对性培养,注重个性培养和优势发挥,优化人才培养的路径设计。人才培育要将人才培养放到时代发展大势、事业发展大局中去审视,放到发展战略、工作目标中去考量,增强人才培育的方向性、前瞻性,发挥导向作用。人才培育要将人才放在急难险重的岗位上锻炼,在实践历练下不断完善知识体系、夯实基础能力、提升专业技能,提升实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以“留”为保。“引进人才难在引心,留住人才重在留心”。要想人才真正留得住、沉的下,组织部门除了打造人才安业“生态圈”,还要构筑人才安身“生活圈”、壮大人才安心“朋友圈”。坚持事业留人、氛围留人、感情留人。通过打造宜居人才公寓,率先落实生活补贴,让人才没有后顾之忧;常态长效开展走访慰问,建立人才需求清单,实行“挂销账”管理,保证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开通惠才政策直通车,创新“一站式”“一网通”平台,设立绿色通道,为人才政策咨询、手续办理亮好“绿灯”,助力人才驶上干事创业“快车道”。
以“用”为要。引才、育才、用才、留才都是为了更好地用才。组织部门要力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格局,在考虑人才本身的实际情况的同时要摸清岗位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做到人岗相应、以事择人。“用”就是要扬其长处、避其短板,把人才放在合适的岗位上挑大梁、担重任、唱主角,让优秀人才充分发挥潜能和作用,实现人才效应最大化。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不拒众流,方成江海。我们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推动党中央关于新时代人才工作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效,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党内和党外、国内和国外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来,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通过谱好“引育留用”四部曲,来奏响人才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