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人人新媒体时代,越来越多的小伙伴想要从事新媒体工作,可是怎么才能顺利进入或是成功转行呢?
前几天在朋友圈转发了一条老雇主[十点读书]的招聘信息,[十点读书]已有超过600万用户,全国第4大公众号招新,简直太诱人啦。
所以,有很多朋友就直接私信我说:
- 你发的十点读书招聘,薪资不错,也是我喜欢的,一直在关注,还蛮感兴趣的。你说我去合适吗?
- 你说我去十点怎么样?要怎么才能加入?
- 是不是你推荐更好 ?能不能帮忙推荐一下?
先回答最后一类问题,最好是自己争取进去的最好。
另外,不好意思,我不轻易推荐,除非你真的特别优秀。
后来沟通中,我会直接问两个问题:
- 那么多岗位,你看中哪个岗位?为什么?
- 你凭什么证明你有能力胜任这个岗位?
通常得到的回答是这样的:
- 我很喜欢看书,一年要读很多书(然后还给了一大堆书单),都把眼睛看坏了。
- 我很喜欢新媒体,也有接触/做过一些,应该可以做,没问题。
(我心里真实想法是:哦,那你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吧,看看就好了。)
为什么我不推荐,因为两个原因:
1.一份工作并不只是你喜欢就够了,喜欢并不等于能力;另外,你是真的喜欢吗?
2.你说有做过,不一定能胜任,你拿什么来证明呢?
最近,后台也有很多小伙伴会留言:表示他想要转行,去做新媒体,之前没有什么经验,因为喜欢,感兴趣,可是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要怎么做?或是能引荐吗?…
不只是新媒体,每当我们要进入一个新的行业、新职业,都不只是仅凭一个喜欢就够了,能力都是基础。
只是,进入新媒体行业的相对来说比较特殊,如何更加高效快速并顺利加入你心目中理想的新媒体职业呢?走上人生的巅峰呢?
其实,就一个点,个人品牌的打造。不是微信公众号的Slogan就是“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嘛,在人人都可以是IP的时代,如何打造个人品牌是我们每个人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佳路径,如何在新媒体行业打造个人品牌呢?
学会以下两个方面就好办了。
第一:你必须具备专业能力,并如何证明你是专业的?
专业能力是最基本的,是一张入场券,不同新媒体岗位要求是不一样的。
我们都在问新媒体到底在做什么?其实,就做两个事情:内容运营 和 用户运营。
对应两类岗位就是:新媒体编辑 和 新媒体运营。
先看内容运营所需的新媒体编辑的能力要求:
熟悉微信后台操作;
某一领域的深度用户;
内容采编、整合能力;
原创文案写作能力;
审美好、细节控;
懂排版、会做图;
……
随便一列就这么多能力要求,假设如果你要应聘十点读书这种阅读类的编辑岗位,最最基本的是你要爱阅读,平时就有大量阅读的积累,最好是书虫;还要会阅读,你要有输出啊,把眼睛都看瞎了,还没提笔产出,有点说不过去。
一问读了什么书?都讲了写什么?有自己的观点吗?分享过吗?写过文章吗?有多少人看?
呃…蒙圈了吧,还是省省心,做好手上的工作吧。
前一段看到插坐学院何川老师在朋友圈发了招聘内容主编,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薪资高吧,只是高薪也意味高标准、高要求。
所以新媒体编辑不仅仅是你懂微信公众号后台操作就OK了,这只是专门做媒体类的公号编辑。
还有一类是企业营销类的微信公众号,除了编辑还得要懂得营销活动的策划和整体的运营能力。(当然了,现在很多企业类的新媒体运营,都只是简单的搬运工,真的就是在搬砖而已)
你说怎么做,你说怎么做,除了你在某一领域特别擅长且还真正喜欢外,还有一招就是平时多写文案,多写原创,最好还出一些爆文,除了自己所在的平台外,如果还有大量的大号来转载你写的文章,这个数据是公开透明,各种数据就是你专业能力最直观的体现。
比如:十点读书旗下的女性阅读类平台[她读],昨天推的一篇关于《欢乐颂》讲小包总的,这个角度至少还没人写过,已经有100万的阅读了,你想,这100万阅读量的数据在这,是不是你能力最好的体现?
其实,新媒体这个行业是最容易打造个人品牌的。
打造个人品牌,专业能力靠平时的积累,需要有大量的阅读、或是某一领域的资深玩家,各种达人、牛人最好,这也是最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过程中如何体现你的专业能力,那就需要你不断创造,还要注重数据的收集和积累。
所以,你说爱阅读,读很多书,还是不够滴,毕竟你应聘新媒体编辑总是要写文案的嘛,又不可能只看书,要有输出嘛。只是在这之前你拿什么证明有能力能胜任编辑这个岗位呢?
最重要的还是写写写,不断输出。不管你现在在哪个平台,开始创作吧。
第二:积极主动刷脸,提供价值,“求关注”
新媒体行业除了编辑岗位,另一个重要的岗位就是运营岗位了。
你会发现现在身边有太多各种学习组织和社群,其实都是在做用户运营。如果你连时下这么火的社群都不知道,或是没参加过,那也就呆在你原来的行业领域吧,不要来新媒体这个行业瞎折腾了。
用户运营所需的新媒体运营的能力要求:
会策划活动,擅长沟通
爱参加活动,爱分享
懂用户,会调动气氛
组织过线上、线下活动
…
这就考察我们的内功了,你说你会组织活动,懂运营用户。拿什么证明呢?所有的能力都需要有一个具体载体来实现。因为口说无凭。
一个最简单、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参加你想应聘的那个公司所举办的学习社群。
比如,十点读书有十点读书会、插坐学院的培训班、橙子学院的学习社群、其他各个新媒体平台的训练营,这些学习社群或是活动,很多都是免费。
如果你连这些都不参加,那也就基本没戏了。
你以为参加、进入群里就完了吗?并没有,如果你是一个潜水党,那也就基本没戏了,因为连学员伙伴都不认识你,更别说让相关总部官方人员认识你了。
刷存在感,不是在群里死命发红包,你发再多也用,因为这并不能体现你的能力。
刷存在感的一个诀窍就是:主动提供服务,贡献价值。
比如,你要应聘十点读书会运营岗位,很简单,你是读书会的会员吗?是班委吗?在班级群里够活跃吗?为组织提供过哪些有价值的服务?或是你在哪个训练营的活动,主动当过助教或是助手吗?
如果都没有,那就没戏了。我们都知道,主动为组织贡献有价值的服务,是最快速能“勾搭”上总部人员或是大BOSS的。很简单,只要我们主动申请了,我就能对接总部人员,通过我的协助,充分展示我的运营能力,后面都不用你主动开口,有岗位机会,第一想的时间就是你。
你即使参加了活动,但也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关键还不美),那你就继续保持安静,不要多想了。
有很多训练营都会招募助教或助手,或是各城市读书会的也在招聘班委。
没钱,你去做吗?
如果有新的岗位机会,当过助手绝对是优先考虑对象。
因为你熟悉这个社群的运营策略,负责任、又够嗨,如果有用户运营岗位第一个想到的人就是你。因为,通过你在社群里的表现,官方人员就会留意你,合不合适,他们也有底,有岗位自然会主动找你,到时的主动权就在你了。
当助手或组织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们能够把握最快链接到官方人员,甚至是大BOSS,还能占据优质的流量入口,何乐而不为!
与很多人的沟通是这样的:
- -你在读书会的哪个城市班级群?-好像没有,我们这个城市有了吗?(8888)
- -你平时活跃吗?大家都知道你吗?-不活跃,基本没说过话,我是来学习了。(那你就继续学习,不要想太多,这些岗位都与你无关。)
- -帮忙做过什么活动吗?- 没有,再贱。
- -有社群管理、维护经验吗?-没有,再贱。
所以,你明白我为什么不引荐了吗?因为,连我这一关都通不过,推荐过去也是白搭,我还要欠一堆人情债。所以,不是我不帮你,只是你没有给我足够的理由。
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去年在百天改变训练营里认识的一位助手朋友,昨天晚上告诉我,她收到了橙子学院的面试邀请。
其实,这个活动早已经结束,她也很久没有参加相关的学习群了,可以说,基本是从江湖隐退了。
但是这并不影响之前她在当助手时已经打造起来的属于她自己的实干、细心、会策划、懂运营等个人品牌(标签)。
你看,不管过了多久,人家还是会想到你,介个个人品牌打造得就非常成功。
所以,其实要成功进入新媒体行业还真不难,做好两个点:
1.拥有核心专业的能力:这需要我们收集、采集强有力的数据来证明我有这个胜任的能力。即使之前不认识这个平台的官方小伙伴甚至是大BOSS,也没关系的,你的数据就是最好的简历;
2.主动积极刷存在感,全看你是否积极主动,提供过有价值的内容;是否被关注到,是否被总部人员“勾搭”上了?
其实,一般官方总部人员就像星探一样,会发现并关注真正有价值的你。
所以,不要再说你要怎么进入新媒体这个行业,还求别人引荐的路子了。
他人推荐根本不管用,最好的就是自己通过有价值的换回来的个人品牌背书。
所以,现在就开始在新媒体行业打造属于自己的个人品牌吧。
加油,下一个新媒体岗位就是你的了。
[38/100]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分享!
如需转载联系授权并注明出处:
来源:简书,作者:陈s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