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进行到功能需求这一步就应该可以开始制作原型了,但是我认为在业务流程,功能需求描述没有整理好之前,盲目的开始原型的设计会遗漏很多问题。
我认为整理文档的过程是对思路进行整理的过程,也是在软件开发进行之前,将业务逻辑固定到文档形式的一种手段。保证所有开发人员始终明确自己在做什么。
如何整理功能需求文档?
我们生产的所有东西都必须是有价值的,功能需求的描述展现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我会使用visio对功能需求进行描述。
在开始进行功能需求描述之前,我们要弄清楚day8之前的所有内容,因为这份文档是依据之前的内容需求,用户需求,产品目标等内容构建出来的。在设计的过程当中,要持续提醒自己是为谁设计这个软件,保证产品目标用户需求的方向不会改变。其次根据具体的业务逻辑对功能流程进行抽象。
如何进行抽象?
下面这个土豆皮功能需求描述的业务抽象我是依据线下使用便利贴的流程,参考其他软件,以及自己脑子里想想的流程整理出来的。
抽象的重点是要符合现实,符合人性。大部分情况下软件仅仅是将现实世界的业务逻辑行为方式编程了计算机可以读取的代码。我们在撰写文档的时候也要注意这一点,不可和实际偏离否则生产出来的产品不一定会满足需求。
功能需求文档的形式
网上可以很容易的搜索到各种各样的功能需求描述文档,但是根据我最近写文章的情况来看,我发现大部分人是不喜欢看文字的,哪怕文字只有一点点,由于社交网络的影响超过140个字的内容都是很难阅读的。比如我现在写的就是。
所以文档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我要尽可能的用图表来表达。土豆皮是一款轻型信息架构的产品,文档比较容易维护和管理,如果是重型信息架构的产品,功能模块复杂众多,你用纯文字,我保证项目参与人员包括老板都懒得看。
明明已经可以进行原型开发了为什么还要写这么多文档?
有价值的过程才能导致有价值的产品整理文档是一个整理思路的过程,统一开发团队规范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毕竟我们每一个人不能对软件功能每一个部分都了如指掌。
在前几篇文章我们就说过,一个软件项目的关键是是人和流程,文档是保证流程的一种工具,人的能力达到的,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进行生产,那么产品质量都是很难保证的。
现在回想一下,就算是作为一个阅读本系列文章的读者,之前的产品目标,用户需求,内容需求,如果没有形成文档,大伙还能记得多少?
只有将脑子里的逻辑落到纸上或者文档里才方便我们对产品进行管理,对产品方向进行把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