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在做travel list的时候,我把印度排在了最后一位。那时的我喜欢豪华度假村,香奈儿以及一切华丽丽的东西。印度在我的脑海中就是一个脏乱差的城乡结合部,混乱搞笑的英文发音,难吃的咖喱。这样的地方无论如何也激发不起那时的我的兴趣。所以,把它列在最后一位,完全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环球世界”的理想和要求而已。
然而,今天的我,想去印度。
当然,一种想法的出现,绝对不肯能是凭空冒出来的。去年因为种种机缘,一个人去了印尼完成了10日的内观禅。
事实上,我并没有完成10日,我在第9日的时候彻底崩溃,然后被老师要求提前离开禅修中心。当然,这段经历,可以以后再写。从接触了内观禅以后,我成为了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当然,请不要用世俗的观点来看待我这个“佛教徒”。佛,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哲学。关于佛,我也可以以后再写。
回到俗世之后的我,断断续续的保持着冥想。然后又一直在追求着“身心灵”的成长。这时候,我就开始慢慢的去练习瑜伽。只要你爱上瑜伽,你就会想去印度。这个道理很简单,你爱上马卡龙的话,怎么会不想去法国呢?
五年前的我,对印度毫无兴趣。五年后的今天,我很想去印度,我也知道我会在某个合适的契机就背上包,去追求我的瑜伽体验。
说是,我们人体的细胞每七年就要更新换代一次,也就是说,七年前的你,和现在的你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你了---甚至连生理上都已经不再是你。
其实,佛说,每一刹挪,粒子都在波动,而每一次波动就意味着此刻已经不同于前一刻。是为:无常。所以,何况七年前的你,和如今的你,又岂能一样。
常常在恋爱中,我们想要对方给一个承诺,承诺这一生永远爱自己,永远对自己不离不弃。而在结婚的那一刻,牧师也会要你给对方一个承诺,承诺这一生,我们彼此相守,无论如何的沧海桑田。我相信,每一次,恋人给自己的承诺,每一刻,婚前的盟誓,都是真的。在那一刻的当下,是真的。
然而,每一刹挪,我们都在变,都在波动,前一刹挪的承诺只是在当下是真实有效的,这一刹挪的背叛也并非不可思议。---毕竟,已经不同于前一刻。
所以,我们又何必,常常说出:人心叵测,世态炎凉,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呢?这只表达了你的无能和无知。
无能是为,你被此刻无法改变的事实给深深的击中,然后倒地哀叹。无知是为,你对此刻的变化不能以一种生命的哲学来看待。
当然,我絮絮叨叨说的这些道理,似乎,没有什么新鲜的---大家其实都知道。然而,为何真的遇见背叛的时候,我们依然如祥玲嫂般沉溺在痛苦中不能自拔?
因为,道理是别人的体悟,并非你的。如果你的人生足够跌拓起伏,在一次次的变化中,一遍遍体悟着无常,于是,便渐渐的放下执着,去和自己的人生一起跌拓起伏,去体验每一次当下,而不再留恋前一刻的感受。
当然,写这么多,也不代表,此刻的我已经完全能够去和自己的每一刻同频共振,充分体验,而没有过多不必要的痛苦或是狂喜。相反,我和俗世中的每一个你一样,会执着,会无法释怀。只是,我知道,我想要修炼的状态在哪里。而不是,浑浑噩噩,完全不自知。
咳,说了那么多,其实,我只是想表达,我想去印度。此刻的我想去,可是,谁知道我会不会有一日和瑜伽,反目成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