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整合、解离和多元性”关于“多元”自我的整合深深触动了我。
“我们有多少个关系,就有多少个自我。”
“在“建构主义”的观点中,我们所有人都拥有多元的自我,每一个自我对应一套不同的感受、记忆、态度和冲动;同时,大部分的人都有能力维持一个单一自我的“适应的错觉”。”
“这样的一个自我是流动的,而不是固定的,它在不同的人际关系情境中呈现出不同的状态。”
在依恋关系理论中,安全的依恋关系中互动出来的“自我”应该是流动的,变化的,通俗地讲就是可以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角色的增多,可以灵活自洽地切换不同情景与角色下的自我。那样的自我的心理健康水平很高,安全感很足,可以自然地发展出社会化需要的各种能力与技能。
但在实际的生活中,由于家庭生长环境,以及照顾者的互动关系,幼小的我们与照顾者的关系互动成不安全的依恋,为了活下来,我们必须依赖我们的照顾者,不论她是好的还是坏的。
为了活下来,我们需要不时地解离我们的感觉,以帮助我们可以抵抗生理或心理的痛苦。幼小的我们有意或无意识间学会了掩饰自己,以至于情感隔离或防御,比如一张高冷的脸、扑克脸,可以让周围的人观察不了我们内心真正的想法,隐藏我们真正的情绪。那个内心的“自我”与外在的“自我”就这样解离开了。
从弗洛依德的精神学派,有本我、真我、超我,三个自我在一个人身上打架,如果不能三者整合为一,我们就会看到超我强的唐僧、本我随性的猪八戒、真我的孙悟空。
在生活中,也会观察到这样的人,超我强的人,道德感强,为人处事一副正人君子的做派,让身边的人感觉没有人间烟火气。
从普通心理学角度来看,人有生理自我与心理自我。如果一个人的生理自我与心理自我不和谐,有的人就处于退行状态,明明生理自我是个成年人,但心理自我还是个孩子。有人看起来老成持重,生理自我年龄远远大于心理自我年龄。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看,我们每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有很多角色。从小,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成年结婚后我们成为父亲或母亲,上司或下属或同事等等。不同的角色,需要我们以不同的自我特点来与角色像匹配。
可实际生活中,很多人无法做到自如切换角色自我,比如下班回家,在单位里当领导的丈夫跟妻子说话,妻子说丈夫打官腔。但丈夫不承认,也没有觉察。但他作为丈夫这个角色做的好不好,妻子的体验与感受是第一位的。久而久之,夫妻关系就容易恶化。
还有很多做老师,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比如青岛被枪毙的一个中年人,据说是黑社会。他母亲是一个小学老师,但从报道看,她母亲可以把自己的学生带回家辅导,温柔对待,但对待自己的儿子,各种贬低的责骂与指责,导致儿子初中叛逆,高中毕业就混迹社会。
角色自我人格固化面具化,不能及时调整自己的自我,从学校下班回到家里,不能看见一个活生生的孩子,需要搂搂抱抱亲亲,需要鼓励、肯定与支持。以圣母般的心态的超我对待学生,但无法以温柔的真我母亲与孩子相处。
我们的多元自我来自从小到大我们的构建,如何把解离的自我整合起来,整合的和谐度,我们的心理状态就会活起来,流动起来,不会固着在一个点的上,那些曾经因为不安全的依恋解离出去的固着在某种心理状态的自我。
反省让我们可以看到自己,但想真正认识自己,就需要再构建一个觉察性的自我,可以随时跳出来觉察当下的自我,可以换位观察当下自我的行为是否适合,言语是否适当。
如果反省的你面对相似发生的问题,还有一种无力感,说明你需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一个妈妈总是抱怨孩子不懂事,玩手机不好好学习,自己也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时候就要去觉察,为什么自己会不断盯着孩子玩手机,为什么不断抱怨?
抱怨背后的本质是什么?释放自己无处安放的情绪么?那这个情绪又是从哪里来呢!
觉察会让一个人不断地追溯自己的解离的心理状态。
一个人的多元自我之间的感觉沟通有多开放,人的心理状态就会有多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