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课,课前互动。
游戏互动——请你介绍我
各位大朋友小朋友,早上好!新的一天开始了,很高兴今天可以和这么多宝贝一起学习。开课之前,老师先和大家做一个小游戏——请你介绍我。请看老师的自我介绍导图,小眼睛仔细看,看谁最先了解老师,可以最快的向同学们介绍老师。老师一会儿找同学连麦,请你声音洪亮,清晰准确定介绍一下你认识的我。
(第一次互动连麦)
PPT出示:自我介绍
请二生连麦介绍,介绍完毕相机总结。
看了导图,听了同学的介绍,老师相信你已经了解了我。我是小花老师,老师用一张导图,不仅可以条理清晰的介绍自己,而且还可以让大家快速了解我,这就是导图的魔力。今天我们要开启思维导图学小古文的课程,请宝贝集中注意力,精彩的内容开始了,专心致志才能跟得上,加油!
二、导图连连看
走近导图,欣赏导图,去陌生化
(一)导图连连看,欣赏导图
过渡语:刚才的一张导图,同学们肯定看得不过瘾。我们来玩儿导图连连看。
1.自我介绍
2.介绍节日
3.制定计划
4.分类物品
5.记忆单词
6.做旅行计划
7.读绘本,讲绘本
8.学习标点符号
9.置办年货
总结:思维导图用途多,活学活用助学习。
请孩子们看这张导图,一共有六个分支,我们可以把导图用于笔记、创意、展示、计划、学习和决策等方方面面,导图奥妙多,我们慢慢学,先来好好认识一下我们这样新朋友。
三、三问识导图
思维导图是什么呢?相信通过导图连连看孩子们对思维导图有一定的认识。当我们遇到一个新的事物或者事情的时候,我们有很多疑惑,但是不知道从哪儿下手,老师送大家一个思考的锦囊妙计——三问法则,第一问:Why?为什么?它的概念和使命是什么?第二问:How?怎么样?有哪些具体的方法和措施?第三问:What?是什么?什么样的现象和成果?现学现用,根据三问法则,我们来解析一下什么思维导图?
一问为什么?
托尼伯赞1968年发明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又称为心智图、脑图。他当初发明思维导图,也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后来他的思维导图风靡全球,帮助了很多人。
二问怎么样?
导图的制图规则:
(一)准备工具:
1.笔:彩铅、彩笔或者水笔,铅笔。
2.纸:A 4、A3纸或大笔记本。
要求:横放
(二)主题与分支
1.主题:
主题位于中心图,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或者是图案来表示。
2.分支:
个数:3-5个,一个大分支是一种颜色,字写在线上,字长度等于线长度。在思维导图中我们可以使用符号或者是图画来代表文字,例如现成的表情符号,笑脸、哭脸、生气。自创符号:例如RH就是润花。
三问是什么?
思维是啥呢?它就是我们说的话,写的文章,做事情的方式等。
思就是思考;维是思考的角度和纬度;导是引导与联系;图是可以看到的,网络化,图形化的内容。通过对思维导图四个字的解读,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说明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即是一种可视化思维器。它可以将我们大脑中的任何想法以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便于我们梳理思路、提取信息。
四、实践应用
过渡:了解了思维导图,现在我们来实践应用到小古文当中。思维导图学小古文有四步一、熟读成诵;二、分层断意;三、提取关键词;四、边画边背。
一、熟读成诵,熟读《莲》
1.师范读,学生练读,指生读。(第二次或第三次连麦)
二、分层断意。
1.逐句读,解句意。
莲花又称荷花。种于暮春,盛夏开放。它的叶子,大的像盘子,小的像铜钱。茎横在泥中名字称为藕,他的果实叫莲子,都可以吃。藕和莲子都可以食用。 暮春为三月,盛夏为6月。
2.分层断。
共五句话,第一句话讲得是莲花的名字。第二句介绍了播种和开花的时间。第三句介绍了叶子的形状。三四句介绍了它可以食用的特点。
三、提取关键信息
一、名字,名;二、时间,时;三、样子形状,形;四、食用特点,食。
四、边画边背。
莲,中心图画上几朵莲花,突出主题;提取了四层关键信息,画四个大分支;依次画出其他信息。拿起笔,和老师一起画。
五、鼓励孩子,自主创作。
变文字为图,变图为文字,二者合二为一,内化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