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春天,我第一次去榕城成都,下了飞机乘机场大巴向市区进发,刚进入市内雨就下大了,当时虽是白天,却暗得如同傍晚,雨大得仿佛有水流砸在车上一般,发出很大的撞击声,令人惊悸得不寒而栗。透过车窗,看到雨雾中的街道上,隐约有身穿各色雨衣雨伞的人影匆匆行进在马路上。
突然而至的倾盆大雨改变了城市正常的环境状态,一时间,都市、车辆、人流包括人们的习惯意识被镶嵌在大自然的大背景下,整个情境从人与社会的关系被顿时置换成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作为一名美术工作者,我当时就意识到,这是一种富有含金量的绘画题材,然而,想把这种富有哲学意蕴的感悟转换成绘画,却怎么也找不到、想象不出相应的绘画形式。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短暂的感觉早已漫灭流失了。
十几年过去了,直到有一天见到了世界级的艺术巨匠南无始祖报身佛的国画作品《古城春雨》时,我曾经有过的绘画构思与困惑才顿然冰消。作品中的意境震撼着我的内心,还有那奇妙的构思深深启迪着我的心智。画面之中有巨树矗立,立地顶天、苍劲浑厚,透过树干枝桠的空间,可以看到马路两旁的树木枝青叶茂春意盎然;树冠之上是无际的苍穹,可以体会到宇宙人生的无限意蕴;纵横交错的枝桠之下便是行色匆匆的城市街道,不期而至的一场茫茫春雨把人的视觉带入了新的审美视野:苍穹之下,芸芸众生在风雨中勤劳奔忙……
这富有哲学意味的画面又使我想起南无始祖报身佛的诗词《念奴娇》中的诗句:“顿入乾坤,大千界、万垒坎坷雄立。百种风流纵辉煌,终归一笑了结。金红报晓,晨钟催月,一展娑婆迹。群生奔涯,恍然如烟化雪!”
画面中的情景早就客观存在于我们熟视无睹的视野之中,而画者从现实生活中把它们抽离出来,重新奉献,让我们以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生命存在。
正如当年第一次听到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感受一样,当凄婉的主旋律舒缓流淌出来的刹那,我立刻就被那陌生而又熟悉的音律感动了。让人印象深刻的旋律,仿佛似曾相识,又像在梦中遇到故人一样激动与美好。这种美好感觉似乎早就存在于我们的心灵深处而没有被发现,而画者洞悉这美好的存在,用恰当的形式承载把她带到人们面前。也许这是世界上所有伟大卓越艺术的共性吧,所以艺术史上把这种艺术称为理想中的真实。
文/寸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