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母亲节,提前给妈打电话,接通后电话一句“我要离婚!”那头泣不成声。
“怎么啦?慢慢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我的眼泪瞬间像开闸一样冲出来。
小时候当留守儿童,受了委屈就哭着给妈打电话,电话那头妈跟着我哭。那时是妈陪我哭,现在是我陪妈哭。
“我就是今天买了几本书,花了一百多块钱,你爸就回来发火吵我。吵得太难听了!”妈在电话里哭诉。
“我小时候没读过什么书,没文化,开不来电视,玩不转手机,爱好就看点书,我买书看又怎么了?而且是花自己的钱!”满肚子的委屈,像一个被欺负的孩子。
“感觉自己太不自由了,每天给他做饭,家务,上班,太累了。现在看书还被管!”
“他钓鱼,我都没管他买鱼竿。凭什么管我买书?!”
突然语气坚定,发出吼声:“我要离婚!我要自由!”
边哭边听,我一直“嗯嗯。”
一下子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安慰:“哭吧,说出来。”我能感受到她的委屈,就像她曾理解我的难过一样。
我妈小学读了就再也没上过学。
那时候家里缺劳动人手,大舅是男孩自然要读书,幺姨性格强也受宠,不能不读书。
只有我妈老二,懂事勤快。原本考上了初中,结果被外公隐瞒成绩,告诉她没考上,于是就一直在家做农活,挑粪种菜。
每天一个又矮又胖的小姑娘在田间地里忙作,她要背全家人的衣服到小河洗,冬天因洗衣服冻疮溃烂了,就用鸡毛粘住,继续洗,常常被邻居夸懂事乖巧。
可她并不喜欢那样的夸赞,每次想到自己小时候没读什么书,对外公就有些许“怨恨”。
对读书的渴望,她从来都有。她说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怎么上过学,没文化。所以一直要我好好读书,多学习,多见世面,我学了见了就像她体验了一样。
她要求我教英语字母,26个字母把汉字音写在上面,一个个硬背,每天很早就起来背。
看书她觉得精彩有用的部分,会用本子认真抄下来,因此养成了写日记的习惯。她逐渐成了文艺青年,特别是高中和大学时期,经常给我写信传达爱和教育。
她看过觉得好的书,会在旁边做批注笔记,然后传给我,说让我也读一读。
她说她老了一定要去读老年大学。
以前上班休息,其他在同事调度室吹牛,她就躲到某个地方看书看报,经常被同事说假正经。
她老向我吹牛,说她有很多很多厉害的朋友。其实他并没有什么朋友,出来打工,以前的朋友都陆续断了联系。
她说看书遇到的专家教授都是她的朋友,于丹是她朋友,武志红是朋友。
她除了重庆没去过什么别的地方,觉得外出旅游太花钱了,看书能让她看到外面的世界,还便宜。
可如今我爸居然反对她买书,这简直是要摧毁她的世界啊!怎么能忍?
我妈不想多说了,只想静静哭会儿。
挂了电话。
被挂后,又打电话问爸是怎么回事,爸也在气头上:“她一天买这么多书,看没有嘛!又不是装饰,占地方,还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哦!”没多说几句,语气里充斥着愤怒。
电话也被挂了。
我爸其实没有什么不良嗜好。上学时心思放在虾捕鱼去了,没啥文化,最喜欢的就是喝二两小酒,泡一杯茶,休息时候钓鱼,小时候家穷的记忆深入骨髓,看不得乱花钱。
他一年都不买什么新衣服,如果非要添置新衣服,还得经济实惠。
渐渐平复好自己心情,知道他俩没事儿,大风大浪都过来了,准是两人一时气话。
但这是我第一次从我妈口里听到“离婚”两字,只是突然让我意识到,一向被羡慕的“模范夫妻”也有“闹离婚”的时候。
两人感情好的时候,我妈眼中爸一万个好,不抽烟,不打牌,勤快节约,还顾家。
我妈爱我爸,有时候面对我爸的“无理取闹”选择不计较。可是当意识觉醒的时候,会选择“战斗”的,没有谁能“欺负”谁一辈子。而我妈此时就是在战斗。
她每天看书听书,精神世界逐渐丰富,当所看到的世界不再是油盐柴米酱醋茶时,我爸如果再这样“欺负”她,可能真的要吃大亏了。
你看,现在一吵架就要闹“离婚”的地步。
不过从另一角度看,真觉得他俩很搞笑。像两个小孩子因对某个玩具意见不一,导致互相吵架生气。
随着年龄增大,父母还真是越老越还童了。
小时候他们陪我长大,现在我陪他们变老。
妈一直是我的精神榜样,我要陪她一起终身学习,看外面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