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网上买了一门关于孩子教育的网课------《让孩子高效学习》,因为我这个焦虑妈又开始焦虑。
大宝现在上中班下学期,老师要求的学期家庭作业是写自己的名字。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可快折磨死我啦!一直自认、共认的好脾气,一次次被挑战极限。我也知道大宝还才5岁,所以对他名字写的漂不漂亮,我一点也不计较。只希望他能把名字写完整写正确;我也知道他的名字属于笔画较多的复杂字,所以对他我一点都不要求他学的多快多好。只求他能在写的那五分钟专心进行。可惜啊,就这样在我看来极低地要求,在他那里都是困难的,是他无法实现地。每次开始写名字都是从轻言细雨开始,可写着写着小家伙不是跑到一边去了,就是开始啃笔、啃桌子(对桌子,你看的没错),要不就是把脚翘到桌子上神游。而我也逐步发展为扯开噪门教育,最后演变为敲桌子、打手板,更有甚者好几次我一转身办别的事去了没有盯着他,他就开始啃笔把中性笔的笔尾帽给啃掉,结果吸了一嘴的黑黑地墨水。气的我拿着家法守在一旁实施盯人战术。可就这样当幼儿园老师检测他们写名字能力时,大宝还是上交了一份让人哭笑不得的答卷。
天啊,天啊,这还没有开始上学只是幼儿园,这还仅仅只是一个学写名字还不是全科学习。天啊,天啊,我还是个二宝妈,再过几年两个孩子都要上学作作业时,我需要怎样强大的心脏和肺才能活下去。我一点也不喜欢天天拿着鞭子守着他学习的感觉,我也深深的明白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来讲是有多么重要。可是我真得不知道要如何去做!打他?守他?这显然不是正道,他累我也累,出来的结果也是那样的糟糕。所以我在网上报了好几门育儿课程,因为我现阶段的心态就是病急乱投医,因为这一刻我深深地觉得无力感,在育儿上我要学习的还太多太多,只能先慢慢学起来,依稀能有那么一种方法,能适合我和他,能让我们走上康庄大道。
这门课的主要观点:所有学习问题从根本上都是一个问题:学习缺乏主动性。
我的学习目标:孩子能爱上学习,天天主动学习,让我能翘着腿玩耍,成为最懒妈妈。(哈哈这估计只是我的臆想)但总体上我还是比较认可这门课的观点地,毕竟主动意味着快乐和热爱,一个人对某件事足够热爱,才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想想自己的学习生涯,最辉煌的时候是我上初中时,那时我真的觉得学习很快乐,我那时的学习主动性很强,就连中午时间我都要温书,如果有别的事占用了学习时间,我会很有罪恶感,那个阶段是我学习成绩最好的时刻。所以现在我期望在以后能点燃孩子心中学习的火种,而不是去紧盯着孩子,如唐僧念经一般。
开始学习:
一、学习成绩好坏,与智商关系不大感悟:智商高固然是天才们的一个共性,但作为平凡人来讲,你我他之间的智力水平其实相差并不是太大,就算是那种学霸型的别人家孩子,也有至少有一大半以上是普普通通的。所以学习成绩差异,智力因素很重要,但却不是绝对更大一部分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
大部分成绩优秀学生的共性是:知道学习的重要性,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有主动性。这一切共性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让学习变成一件相对容易、快乐地事情。非智力因素影响学习效率的五大系统感 感悟:智力因素是先天决定的,是我们无法、也无力去改变和选择地。但非智力因素却有着很大地可塑性,特别是对于小孩子,人生之初他们就是一张空白地纸,虽然纸有大小、厚薄之分(天份、天性),但上面写些什么内容却在一定情况下可控。对于人生画卷来讲,纸张质量好地可塑性更强,纸张篇幅大的固然可以绘去更宏大的篇章,但柔纸、皱纸如果把握的好未毕不能出彩,纸张篇幅小的也可能成就微观宏世界。所以我们要看到希望。
第一系统:学业情绪系统学业负担重,父母或老师批评,会导致孩子在学习情境中感到烦躁,坐立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感觉脑子变笨。
感悟: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确实好象存在那种被越骂越紧张,脑子越转不动的现象。
家长的打骂相当于突然地惊吓,会产生紧张的情绪,如果和学习形成不好的条件反射后,以后学习时就会自发的引动大脑这方面的情绪。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会自动剔除负面情绪。如果学习产生负面情绪,大脑也会毫不犹豫地自动运行,阻断这种记忆,学的东西当然记不住。
感悟:听到这一观点后我确实惊出一身汗,因为我回想起几次大宝做作业时,我抬手去拿东西,他会被吓一大跳,说“妈妈,我以为你要打我呢”。真担心他会因为我对他的管教,将负面情绪和学习挂勾形成不良的条件反射,那就可太糟糕啦。
第二系统:学习信念系统我学不好、学习没有用等学习信念,对学好某门学科,甚至整个学业都有阻碍作用。要突破限制性信念。
感悟:回想自己最差的一门课外语,真的就是印证了这一点。记得我们那时还是初一才开始学英语,第一次英语听写由于回家根本没有复习,所以十分的失败,被老师留下批评。而我又属于胆小内向不坚定地人,完全不是那类越挫越勇地人。从此以后我就认定自己没有学习外语的天份,而成绩就是一败涂地。
第三系统:学习策略系统不同学科、不同题型都有不同的学习方法。
第四系统:学习关系系统包含三类主要关系:父母之间的关系、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师生关系。
感悟:估计大家都会有这种感觉,自己喜欢的老师或是喜欢自己的老师,上他的课就十分的带劲和认真。人就是这样的是个感观动物,有很多事情都自觉不自觉受意识影响。
第四系统:学习动力系统核心是理想和学习目标;其次是良好的学习习惯。
感悟:这点我觉得是毋庸置疑,没有好的习惯只会越学越累,惰性越强,越没兴趣。而目标和理想,是撑起所有坚持的必要条件。
三、五大系统的影响排序学业情绪系统、学习信念系统>学习策略系统>学习关系系统>学习动力系统。小学阶段学习情绪因素的影响最大。
感悟:对于这个影响排序老师把动力系统放在了最后,我感觉不太妥当。个人认为动力系统应该和情绪系统和信念系统处同一地位,因为这都属于内动力范畴。第一课学习只是搭了一个框架,希望后面的学习能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而且希望不是纯概念性的,能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管怎样先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