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爸爸回想起来,也有很骄傲的事。尽管爸逃避的想法可笑而幼稚,但爸却因此而有过两次远征。
都知道我逃学的习惯了,你奶奶为防止我半路溜号。说起溜号,想起你奶奶的骂爸的一个词:屎遁!就是说爸经常借上厕所的机会,溜出去玩耍。你说爸贪玩儿的性子有多么强烈。
为防止爸半路逃遁,你奶奶派你大姑――那时你大姑还没上学――监督我,就是像看押犯人一样,一直押解到看着我进入了学校的大门,算是完成交接任务。
爸哪是那么容易被押解的?有一次爸策反了你大姑,我们一起逃遁。咱老家是张家坡,那个时候爸知道老家还有个大爷,你叫大爷爷。我就和你大姑选择了向张家坡你大爷爷家逃奔。
从县城到张家坡,那个时候是砂土路,据说是八十里。中间经过两个乡镇,一个是悦庄,一个是石桥。爸不到三年级,也就不到十岁。你大姑还没上学,算来也就五六岁。爸就领着你大姑进行了人生的第一次长途跋涉。
想想,还觉着我们那个时候还是挺厉害的。现在的孩子五六岁,能干什么呢?初中生都得父母接送上下学,五六岁的孩子陪父母上个公园,或者逛个商场,走累了不得要抱着?现在网上的短视频不有好多,孩子走累了不愿意走,就在地上打滚儿,还有僵持半个小时的。
爸和你大姑那一次走了得四五十里路,因为我们走过了悦庄镇,快到石桥了,也就是走了一半多的路程。爸还知道你大爷爷家爸的二哥在石桥食品站工作,也就是卖猪肉的。爸想和你大姑先投奔他,最起码落落脚,先得吃顿饭。
俩孩子走这么远的路,又累、又渴、又饿,那是可以想见的。爸还可以,你大姑毕竟太小了,实在走不动,哄着走一段是一段。路上遇到一个好心人,一个推车子的农民伯伯。
那个时候的主要运输工具就是独轮车,就是电影《淮海战役》中表现的那种。陈毅元帅的名言:淮海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独轮车推出来的。
农民伯伯和我们顺路,正空车回家。见我们俩孩子独自在公路上行走怪奇怪,就和爸搭话。爸说你爷爷是公安局的,工作忙,没时间送我们。现在想想,农民伯伯也不相信,不过看你大姑实在走不动,心生可怜,就提出推你大姑走一段。
闺女,你说现在的家长会怎么想?还不把孩子拐走了!爸当时也警惕过,但现实是你大姑确实需要有人推,就同意了。紧跟着扶着车缘,和大人同步,也怕被坏人把你大姑给抢走了。强调着你爷爷是警察,好起威慑作用。
其实都是幼稚的小儿科。那个时候社会风气是很好的,农民伯伯都是朴实善良的。反正是帮了爸爸很大的忙,推了你大姑好长一段路。直到人家要离开大路,要拐弯回家了才不得不说:我今天家里确实还有事,要不就直接送你们回家去。这话,爸爸一直记着。
从来也不知他是哪个村的,爸那时太小,对地理村庄的没啥概念。更不知人家姓甚名谁,现在的观点,不得先拿身份证看看,确认了身份,才好让人家帮忙。好人必有好报!爸为那个好心的农民伯伯祈祷。那是爸和你大姑的恩人,曾陪我们走过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