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建立的原则
咨询中,咨询师的真实真诚是很重要的,如果你心里揣着一些不太敢表达的东西时,来访者往往是能感受得到的,关系就建立不好。
目标设定
一般在第一次会跟来访者一起定义咨询目标,当咨询有一个目标的时候,你们的沟通,话题,信息展开都会跟这个目标有相关性,你头脑中要有这根弦儿,基于目标去开始信息搜集,然后再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去澄清对方的核心问题是什么,然后再调整聚焦目标,再搜集信息,找到解决方案,这是一个过程。
单次咨询中,咨询师能做的非常有限,面对这样的公益个案,咨询师在咨询前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方说:这次我就好好的练习倾听、回应,这次我想帮助来访者梳理一下能力,这次我想练习一下用green模型定计划,当我们拿到一个复杂个案时,可以预期的先给自己设定一些合理的目标,降低自己对于自己的期待;咨询开始以后,可以跟来访者去探讨她今天的1个小时想要聚焦在哪个问题,然后就这个问题就搜集信息,澄清,探讨解决方案,列行动计划
信息搜集怎么做?
- 之前的目标就没有定义清晰,前面的信息搜集不够的时候来访者就会说一个模糊的,大而化之的目标,后面随着你搜集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发现来访者前期已经做过了很多的探索和思考。
- 咨询前让自己放松下来,咨询过程中放下对于“我一定要给她什么”的期待,放下“我一定要问出有启发性,有价值的问题”的期待,就放松的,关注来访者,对她保持好奇,保持觉察,你就可以抓到一些关键点。
举例:
当对方描述完这个部分以后,可以先进行内容反映,然后基于他提到的关键点,继续往下问,你想做的市场开拓管理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想做这个部分呢?(现状)
在这个探寻的过程中,你就能越来越清晰的知道对方想做的,想要的那样一个理想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以及他希望基于这样的一个过程获得什么价值。(期待)
当他把那样一个理想的状态描述出来以后,你可以跟他一起看看当下这个工作在哪些方面是能满足他的,哪些是不能满足的,具体的障碍是什么。(障碍)
如何提问?
- 咨询中每一个提问背后都是有咨询师的期待的,所以,后面在复盘的时候要去反思这个提问背后我的假设和期待是什么。
- 当你觉得提问出去没有收到你想要的信息,可以及时停止那个话题,重新问一个新的问题,进行开始。
- 在真的了解到来访者的全面情况后,才会提出深刻的问题。这个全面情况包括事件,历史,信念,……而这些,你都没了解。整体自然空对空了。
- 把关注点放在来访者的身上,好奇她都做过什么,她都有哪些已经确定好的信息,一点点澄清咨询师后面可以跟她一起工作的部分,因为这些都是需要一层层剥出来的。
- 到能具体化情境的程度。就是来访者能描述他所遇到的一系列事件,这些事件有情景感。然后也不能换话题,会继续就这个话题来介入,来帮助来访者反思,引导来访者找出方案和措施。一个话题需要聊到有情境,有事件,有反思,有方案,有行动,甚至有结果,这个话题才能告一段落。
如何回应?
- 当你在回应的时候,要把你收到的信息跟对方去做确认,这个过程,不是重复她说的,而是我收到了你这些信息,双方要在信息的层面上实现同步。这也是建立关系的一种有效方式。
- 否则,我们就只是在跟一堆概念化的东西在打交道,当来访者说出一个“对孩子有益”的时候,你头脑中理解的对孩子有益和她头脑中对孩子有益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你就没有办法跟来访者同频的去沟通。
- 在咨询中,对于新手咨询师来说最开始的信息搜集地图一定要走完,这个可以帮助你慢慢建立起咨询的感觉,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不是只有来访者说,你要把你收到的信息反映给来访者,有内容上的反映(就是你听到的具体信息),还有情绪反映(你在听她说的时候,你感受到了什么),你在回应的时候,你会慢慢的体验到你是跟来访者在一起工作的。
咨询中在进行回应的时候,要基于描述看到来访者想要表达的自我认同是什么,这是来访者的动力来源,也可以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个来访者。当你很好的看到来访者在这个部分的价值和人同时,你等于就看到了来访者的力量,你就看到了她这个人,而不是把关注点放在她面临的问题上,从你后面给到的反馈来看,你其实关注的是来访者的问题,你觉得这个问题好大啊,你把自己的情绪卷入进去了,当你换一个视角去看来访者,看到她的人和力量的时候,她会有很多的方法应对当下的困难,她的力量真的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很多。
测评后怎么做?
比方说,你做完了测评得到了一个结果,你看到那个结果解读,你感觉跟你像吗?哪些地方符合你?哪些地方不符合呢?然后你和她在咨询中通过她描述自己,你会对她有一些评估和判断,你可以把你搜集到的这些信息跟她反馈,可能有一些是相匹配的,有一些是不相符的,匹配的部分可以做一个确认,不符的部分,可以跟她一起共同看看那个差异在什么地方,帮助来访者更好的自知。
怎样进行引导?
你在整个咨询过程中呈现了很好的跟随,你一直跟着来访者,缺少了咨询师的力量和影响力,跟随和引导一样重要。
成就事件分析?
建议总结成就的原因和自我的优势,将经验和优势迁移到其他的工作中。
能力分析相关
经典问题:
假如在接下来的一个月,你的知识和创意有了增长1分的积累,那是因为你做了什么呢?
在工作中如果增加一些什么,会让你觉得更有成长性呢?
价值
可以从她每次选择工作,离开工作的过程中去澄清她看重的价值,包括成就事件探索的过程中,也可以看到这个来访者关注的价值,这个部分就是很贴近来访者的,她会帮助你定义自己看重的那个价值,这个部分不需要你来做。
岗位要求相关
咨询师需要了解岗位要求,如果能提前了解,最好提前了解,上招聘网站,论坛了解清楚;如果无法提前了解,比如是来访者咨询当下提到的,那可以拿出电脑,或手机,现场搜索相关岗位,共同分析岗位要求。
怎样给建议?
咨询师可以给来访者建议,而且很多来访者就是来要咨询师的建议来的。同时需要把边界说清。所谓建议,就是『如果我是你,我会怎么做?』,咨询师把这句话说出来,最后补充说,我不是你,所以你可以做的跟我不一样,供你参考。你也可以问问其他人的建议。
-----------------------(案例与评语)----------------------
咨询师:
什么样的工作是你想从事的,觉得有发展的,能不能详细的描述一下?
来访者:
首先我希望我将来从事的职业应该是对于别人来讲是有用的,如果别人听到你的职业,立马想要靠近你,因为觉得你的工作,很有价值,可以帮助他们做什么,就是你的工作可以很好的帮你建立人脉。其次,我希望我的工作对我将来家庭有利,我知道教育孩子是一个很费时间、精力的事情,但我没有专门的知识,我希望我从事的工作能够对我将来孩子有益,最好工作也不要占用我陪孩子的时间,我的意思是我从事的工作将来可以很好的实现自我创业;再次,我希望我的工作可以用到英语,我希望我的工作语言是英语,是去用英语交流的工作,而不是简单的教授工作,英语教师可能也不是首选。最后,我希望找到一份可以让自己提升演讲能力的工作,让自己多方位提升的工作,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
督导分析:
来访者在这里给了我们很多的信息的切入口,让我们可以靠近她内心的真实想法,那后面就接着这些切入点继续往下走,你就会看到一个丰富的人,你才能真的跟她同在,理解她为什么是这样的,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为什么看重这些,这样,你才能离那个核心问题更近,才能真的帮到她。
否则,我们就只是在跟一堆概念化的东西在打交道,当来访者说出一个“对孩子有益”的时候,你头脑中理解的对孩子有益和她头脑中对孩子有益代表的内容是不同的,你就没有办法跟来访者同频的去沟通。
我自已买了二本职业生涯方面的书,看了一下。
督导分析:
这个部分可以接着往下问,你看了两本书,不知道对于你的职业困惑解决有哪些启发和新的认识呢?
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搜集到一些有效信息,来访者通过自助的方式已经澄清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未被解决的问题,这样后面的工作就会更加有重心了。
咨询师:
那你是觉得工作压力比较大吗? 听着感觉领导比较信任你。 这个工作你现在做了多久?是比较喜欢销售这个方向吗?
督导分析:
这里面有你很多主观的判断,当对方描述了自己的问题以后,你可以给予适当的回应,进行内容反映,如:听上去你现在负责多项工作任务,韩国客户,法国发货,法国项目,这让你有点忙不过来。那现在这样的现状,让你有什么感受呢?
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跟对方共享信息,进行关系的建立。也保持了开放性,让对方把他感受到的信息反馈给你,你就能跟他保持一致。如果你在这里有很多预设性的反馈,往往就会影响关系的建立,对方认为,你没法理解我。
来访者:
想做市场开拓,管理等,但是国企管理比较乱,我要发货,跟踪包装箱,产品入库等内部流程跟踪的比较细,市场也做,但是没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做这些事情。感觉现在做的是公司里的商务应该做的事情。
督导分析:
当对方描述完这个部分以后,可以先进行内容反映,然后基于他提到的关键点,继续往下问,你想做的市场开拓管理具体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这么想做这个部分呢?(现状)
在这个探寻的过程中,你就能越来越清晰的知道对方想做的,想要的那样一个理想工作状态是什么样的,以及他希望基于这样的一个过程获得什么价值。(期待)
当他把那样一个理想的状态描述出来以后,你可以跟他一起看看当下这个工作在哪些方面是能满足他的,哪些是不能满足的,具体的障碍是什么。(障碍)
咨询师:
那你们大领导为什么把项目给了你,而不是你上面的领导?
督导老师分析:
这个部分的描述中,一部分是对方可以内控的,一部分是外控的。内控的部分是向上呈现自己的工作量和加人的需求;外控的部分是人际关系层面两个领导间的关系更好。这个部分要引导对方一起关注自己可控的部分。(人际关系)
咨询师:
和来访者澄清咨询目标,到底是家庭关系问题还是生涯问题;并且界定清楚能够提供的咨询服务。
督导老师分析:
从基本信息来看,来访者面临的现实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单次咨询中,咨询师能做的非常有限,面对这样的公益个案,咨询师在咨询前可以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比方说:这次我就好好的练习倾听、回应,这次我想帮助来访者梳理一下能力,这次我想练习一下用green模型定计划,当我们拿到一个复杂个案时,可以预期的先给自己设定一些合理的目标,降低自己对于自己的期待;咨询开始以后,可以跟来访者去探讨她今天的1个小时想要聚焦在哪个问题,可以跟来访者去探讨她今天的1个小时想要聚焦在哪个问题,然后就这个问题就搜集信息,澄清,探讨解决方案,列行动计划,这样,在一次咨询中,无论对于来访者还是咨询师的期待都是在可控的范围之内的,否则,当咨询漫天开始时,咨询结束的时候,咨询师往往会有很强的挫败感,不知道咨询到底有什么价值。
在单次咨询中聚焦问题,可以先给她一个指令,你今天最想探讨的话题是什么?假如今天你的哪个问题被梳理了,你就觉得今天的是有收获的?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进行咨询范围的确定。
咨询师:
来访者花了半小时讲述她和她老公的关系,她说她老公一直不顺,精神状态不佳,在一年前还突然失控,语无伦次,对她拳打脚踢。后被拉到精神病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这一年多一直在服药控制。自从服药以来,夫妻关系还算平和,并未吵闹,来访者对老公不离不弃,自我陈述并未对老公这样有什么抱怨,觉得老公是生病之人,更需要她悉心照料。只要老公情绪好不发病就很安慰,没有奢求老公能赚多少钱。只要2人一起把孩子好好教育成人就觉得非常满足。这一家人的经济重担还是自己来挑,所以白天忙工作,下班回家照顾老公。心理也觉得充实。
督导老师分析:
当来访者跟你表达这些信息的时候,你觉得她表达背后的意图是什么?基于这些事情,你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你觉得讲这段故事的女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呢?
咨询师:
但是难点在于,回去还得能有一份可以起码支撑得了一家人的生活的工作这就是最让我头痛的。
督导老师分析:
来访者把现在的核心困难点抛出来了。找到一份支撑全家生活的工作。那下面就可以具体就这个部分进行具体化了。
如:你觉得满足什么条件,就可以帮助你支撑全家生活了呢?
把这个条件具体化以后,就要再问问她,基于她对于老家工作市场的了解,哪些工作是能够满足她的需求和标准的。先从市场需求开始梳理。她的核心需求是找到一份满足要求的工作,要从这个工作的要求,去梳理她有哪些是可以跟这个目标相匹配的能力和资源。
在这个个案身上,外部要求是核心点,按照cd模型看,她适合走成功线的思路。如果对于外部信息不了解,那就需要先去探索外部职业信息,然后再整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