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是弥漫在我二十多年生命历程里的烟尘,无害但是很绚烂。
很多时候,没有正式的花个时间去思考这个议题,直到前不久突然收到一个婚帖。这几年,请参加婚礼的朋友不少,去的不多。没有认识十年八年的基本上都没去,为啥呢?没概念啊,结婚是什么鬼…… 我去干嘛…… 直到这个请帖过来,我才醒悟到一些事情。
每个请帖过来,都怀揣着它的意图。有的是看在过去认识的分钟上;有的是认识不久,想继续交你这个朋友;有的是无厘头的甩个请帖给你,换取红包份子钱(传说中的婚礼众筹)。而这一个婚帖的到来,让我意识到:这世间男女之间,红颜知己只是一个幻梦,哪怕兴趣相投,最终都会定格在各自的婚姻里——像电影胶片一样一人一格。只是认识了一场,聊了一段,就结束。这个故事只能用“邂逅&情未了”来mark了。满是《聊斋》幽怨的剧情~
这是大学毕业快要离校时才认识的一个姑娘,山东人的气质毫无保留地体现在她身上。同一级同一个院,四年里彼此都有耳闻,好像隔着万水千山不得见,好不容易约见,相谈甚欢,却转眼间各奔东西,似要永诀。大学毕业那一阵子,对于室友、对于班级、对于师长和学校,都没有什么不舍得。正经的毕业照都没去拍,毕业论文也是答辩前一周在体育馆的休息室通宵熬夜写出来的,毕业典礼那天在听外面的课程。所以说毕业的分别,没有给到我酸苦的滋味——唯一有点牵挂的是我在大四和一帮研究生一起创立的国标舞俱乐部里那群在舞厅跳国标的人。这种感觉我丝毫不觉奇怪。因为在我17年的学生生涯中,经历过的转校、换班、换宿舍、换同学老师的剧情重复了太多次。练就了我超强的环境适应能力的同时,也降低了情绪的敏感性,会变得没有大喜大悲,没有牵肠挂肚,也没有恩怨情仇的一个“小说里”的人。
所以我相信世道轮回——缺了的东西,一定会给补上的。而我这里要补的课就是:分离。
以前不知道分离意味着什么,总以为随身带了手机,有了微信和QQ,有联系就不算分离。直到最近清理通讯录才发现,有一些号码,永远都不会删,却好几年都没有过来往,甚至预感以后都没必要再联系了。它们是一种存在——只是代表过去,回不去的过去。我所认识的人像我身体的细胞一样新陈代谢,但也有一些会一直沉淀在那里,构成我身体的骨架。
跟我原生家庭的分离倒是还顺利,也是经历诸多波折才达成的相互理解。我从来没有因为某些分离而感到焦虑,而这一次心却微微泛起。因为大概是我醒觉到,婚姻非儿戏,婚前的自由与美好吹起的五彩气球,终将在婚姻的柴米油盐里被一一击破。婚姻意味着舍弃,当一个人决定要走进婚姻,其实相当于已经有面向坟墓和被装进相框的觉悟,我想以她的聪慧是可以理解到这一层的。同时也是要舍弃众多“未了的情缘”,从此真心只对一人。所以这种分离看似君子成人之美,其实有很多无奈、不甘、悔之晚矣的情绪在里边,虽然算不上正儿八经的“失恋”,也算是就此“断联”了。
后来——也就是这几天,明白了每一段关系只要有开始就会有分离(消散、解体、结束)。父母会老去,兄弟会分家,朋友会找自己的归属,恋人会变成前任,夫妻会变成前夫前妻,又或者是亡夫亡妻,。所以呢,什么东西是能陪伴你一生的?无非也就这一身躯壳罢了,其他的人都只是陪衬,但世界上不存在没有叶子的树——一身躯壳,了无牵挂,横行天下,这画面太失真。世间万物(女子)如此美好动人,孰能无情,孰能不动情!?!
所以我再也不想拿到这样类似的婚帖了,让情感随着细胞的节奏新陈代谢,将生死无常理性注入动情的那一刹那,带着对无常无我的敬畏之心,爱好每一个人,每一件物,每一个当下。不值得做的事情,当然不值得做好了。
真正的勇敢,是在一开始的时候就能面对情感可能破裂、无以为继、外力干扰等等的风险。在关系里的每一刻,都在为分离作祈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