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好,要有自己的一套:
1、很多成绩一般,或者成绩差的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学习的自信心不足。学习上没有不服输的精神,没有自己的个性思维。更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2、中国、高考,选拔出的大部分人,都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事实证明,考试确实能选准拔出大多数人才。人才的一大特点,就是有独立的思维和很强的自信心。
3、除了在家庭、学校的生活中,锻炼培养自信心、思维等能力以外,对于学生而言,在学习中、做题中,也能培养出自信心和思考能力。对于中学生,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也是学习。
学习上的自信:
1、好的学习方法,有共通的地方,但具体到个人的学习特点、学习情况。要总结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完全听老师的,听学校的,到不了顶尖。
2、学习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题,做题不需要太多,总的来说要做精,对题目要多思考。思考出规律和方法。
3、平时做的题目,答案并不重要,过程思路最重要;平时的考试,具体的名次、分数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退在哪里,进步在哪里,不足在哪里。
4、中考不是终点,高考也不是终点,人只要活着,没有什么终点,尤其是在学生时代的时候。注重追求学习过程,有一颗平常心,总是说,面对大考要有平常心,事实上同学总是把中高考当成终点,自然不会有平常心。
5、一道题上面多停留一点时间,通过一道错题,检查出自己的知识漏洞,并且及时弥补翻看。做出来的题,要想想有没有别的做法,对知识掌握更全面,更深刻,更贯通。
6、做题不要贪多,图快。学习不是表演,不是给别人看的。不用做了多少题,学的有多么快,给自己增加盲目的信心,如果没有一个满意的结果,这只能感动自己。检验学习的就那么一套中高考试卷,有限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完成得又对又好。
7、所以,考纲就在那里。每个知识点,做一定量的题目,每个题目都必须搞懂搞透彻。实在不会选题,普通生跟着学校老师走,极差极好的学生,挑着题做。
8、对于绝大多数学生,不要做偏题难题怪题,一不参加竞赛,第二对中考无益。毕竟时间有限。能抓住基础题、中档题,就能考到重点高中,也能考到211、985。这个结果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学生。
9、最终改变学习成绩的还是自己。学校、老师、课外补课,都是一个辅助作用。当然这些辅助作用非常重要。在学习的经验、方法,应试的技巧上,有人传授,自己要领悟,吸收,实践。
10、在社会上能立住脚的,一般都是有自学能力的人,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学能力的过程。做题的时候,独立做题,独立思考或许很慢,或许很难坚持,先慢后快,并且锻炼了思维。
11、绝大多数人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在社会工作的能力,学习的能力,就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学历等不等于能力?学历,说明有学习的能力。
12、越是好大学,学生自学的能力越强。大学本科,很多人感觉没学到什么,但也学到了最重要的一样东西,就是自学能力。名牌大学的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并不能直接带来收益,带来收益的,是在工作之中展现出的能力,而能力永远是自己获得的,别人是不可能给你的。
13、有一位先哲说过一句话,你不可能教会别人任何知识,老师教,无非就是引导,最终获得知识的始终是自己,不动脑子,永远是获得不了真知,长不了本事。
14、选择学校、班级、老师也很关键,毕竟对于未成年学生,环境非常重要。其中有一条,就是纪律要严,但一定要有充足的自学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