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来说,我已经过了中二的年纪,不会再伤春悲秋。在朋友圈里,也不会再像初中时那样,经常发一些不明所以、黯然神伤的句子。但主观上讲,在我的内心深处,仍会不时浮现一丝孤独感。
书上把孤独感归结于俩个方面,历史选择性和一定程度的英雄主义,简单来说,就是单身、朋友少,而后者则是事件的主要矛盾。
qq和微信好友加起来都有五六百人了,但当想找个人聊天的时候,也只有那么几个。有时候把qq切到联系人菜单,从头翻到尾,也找不到一个可以谈心的人。不是关系淡了,而是没有了共同的话题。生活圈子不一样了,无论是童年时代的玩伴,还是学生时代的同桌,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或许是大家都长大了吧。长大真可怕!
武汉有个景点叫古琴台,“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就源于此地。相传伯牙在古琴台结识钟子期,俩人合奏了一曲高山流水。琴声悠扬,萧声悦耳,琴萧和谐,俩人惺惺相惜,结为知交好友。旋律没有国界,正是那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将二人的内心连成了一串。
张嘉佳说,世界上绝大部分的抒情都是无病呻吟,能知道你得了什么病的人,那就是知己。但生活中大部分情况都是,你得病时,活马被当作了死马医。你抛出的梗,他接不住;他讲了段子,你却悲从中来。真正的知交,条件或许没有这么苛刻。
因为武侠小说看多了的缘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喜欢上了喝酒。英雄相交,必然先从酒开始。酒不是好喝的饮料,愿意和我大口喝酒的人,便是我辈中人。这种人,绝不会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甚至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白居易曾给刘十九发过一封电报,内容如下: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翻译过来是这样:我新酿了一些米酒,小火锅也刚刚架好,看这天色,晚上就要下大雪了,兄弟来一起喝俩杯怎么样?刘十九二话没说,立刻催马赶到白居易家中,途中累死了五匹快马。俩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二人,一位翘首以盼,另一位热情似火,刚好合拍。
所以依我看,酒肉朋友这个词,未必便是贬义。什么喝酒罚款一百块的规定,深以为大可不必!
最近看《人生一串》,对酒肉朋友又有了更深的见解。现代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有着各自的理想和追求。朋友之间的交集,大多停留在路上打个招呼的层面上。如果有人愿意停下手里的事,陪你出去喝酒撸串,那便是真正的好朋友。对于这样的朋友,虽然酒量不深,但愿之间的交情不浅。
所以我想,人生,大概就是由一个个朋友和一杯杯烈酒组成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