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过的第一本李娟的书是《我的阿勒泰》,大概是两三年前,一个朋友跟我推荐李娟,说她的文字很好,所以我开始看那本《我的阿勒泰》。生活阅历给李娟的文字带来一种游刃有余的自然、淳朴和野生的美感。
时隔三年,我才开始看第二本李娟的书,这纯粹是一场“刻意”的偶遇。因为最近看了很多大数据类的书,也写了几篇结构化的书评,感觉所见所写的文字已经太过公式化,这样的趋势还挺可怕。写字本不是为了谋生、变现,除了功利性的阅读和变现式的写书评,我还更怀念以前一字一字的阅读和随心随意所写的快乐。为了找回一点文字的美感,我开始读李娟。
我很喜欢《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这个书名,因为我也是个胆小鬼,怕黑也怕走夜路。高中的时候,我们要上早自习、晚自习,基本上每天是五点出门,晚上十点回家。北方的冬夜,早上五点,外面只有一丝丝亮光,我要穿过一条国道,爬一个山坡去等校车。国道上有零星的路灯,在夜色里散着一点点昏黄的光,山坡其实是修好的柏油路,路两边是覆着雪的花坛。早上五点,总是空无一人。
有一次,我早上摸黑出门,经过山坡的时候,听到微弱的呜咽声。再去仔细听,又好像没有什么声音。我继续走了几步,又听到一阵呜咽,声音特别小,我想到了被扔在马路边的弃婴,我想象着怎样残忍的人狠下心来把一个只会啼哭的小生命抛弃在冰天雪地里,想象着那个狠心人是不是还躲在花坛里某个地方伺机而动,如果我报警会不会有人跑出来打我一顿……在我的想象里,下一秒我可能就要变成无名弃尸。然后,我特别怂得把自己吓坏了,背着包就一路狂奔。
这一件小事,我记了很多年,因为即便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那个走夜路会被吓坏的胆小鬼。
李娟的《走夜路请放声歌唱》说的是呼蓝别斯,一个遥远的地方,那里应该有一片大森林和沉睡的大棕熊,大声唱歌是不是能唤醒大棕熊,让他走远一点,不要和莽撞的人相遇,坦白说,我没有读懂。
李娟的文字很美好,但这本书很多内容其实难懂。或者说,你“认识”每一个字,却看不懂背后的深意。有时候,感觉读着读着就不知道她写的是真实还是想象,有些很意识流,也许是一种创新的写法。
在再版序言里,李娟自己也说了,这本书争议很大,有人对她热烈的赞美,有人提出严厉的批评。李娟一直能用文字把生活变得有趣,写苦难写回忆写童年的作家很多,近两年也确实有一些卖惨的作品成了各大榜单的畅销书,我看过某作家的一本新书,对于那样的文字实在喜欢不起来。一直觉得,李娟的与众不同就在于,明明也是凄苦的经历在她的笔下就能变得有趣,就好像她从没有意识到那样的生活有多苦。
《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里多了一些沉重的东西,有些文字感觉刻意,可能一个作家的写作历程就是这样的吧,最开始写的时候,就是刻意模仿,刻意想写出深度来,后来慢慢对文字驾驭的好了,开始享受文字本身,才会写出自己的特色,比如,后来的李娟就是那么无法超越,自成体系。而在《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里,我看到那个“未完成”的李娟。
李娟在《最坚强的时刻在梦里》写了这样的结尾——
将来,见到他以后,我要对他说:“世上竟会有那么多的悲伤。不过没关系的。我最终还是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
幸好,她,真的成为了自己最想成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