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悟经典 传承文化
亲子共读《论语》133/366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xiàn),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孔子说:“坚定地相信我们的道,努力学习它,誓死守卫保全它。不进入危险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不仕。国家有道,而自己贫穷鄙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有显贵,也是耻辱。”
孔子强调处世要以“道”为准则,这里的“道”是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信仰,很容易在纷乱的世界里迷失的,只有坚守住大道,才能成就自我。有学问、有信仰、然后依据社会环境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作用。时代环境允许就出来兼济天下;社会动荡时,则保全性命等待机会。
在国家政治清明的时候,就应积极地入世,为民众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倘若没有这样做,那就说明缺乏责任感和仁爱之心,而且德行才能都不够,因此而处于贫困低贱之中则是非常可耻的。在国家无道、政治混乱的时候,趁乱谋取富贵,也是可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