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的月,澄澈通透。穿泻过窗户的银光,打在地面,透明地像一汪春水。
每每遇到这样的月夜,我都感觉自己仿佛被看透了,心被延展开来,思想被挂出来晾晒,月像一只了然若揭眼。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样的眼,有婴儿的空灵,也有老者的深沉。既有极致的纯粹,又有温柔的包容。
行在路上,我也会注意找寻这样的眼睛。
并非只有人会有这样的眼,事实上我常在动物的眼中看到它们背后的深邃。也许因为是不同的物种,它们有时能无视人类,更淋漓地展现不为人知的一面。
图片发自简书App
跑步在街上,看到临街的一个橱窗鱼缸。里面的鱼个头很大,有六七条,是水库里的那种大鱼。顶头写着“信阳南湾鱼”。这些鱼之所以引起我的注意,是因为我瞥到它们时,它们一众定定地望向橱窗外,痴痴地看着街。
它们体型庞大,大奔儿头,眼睛的位置靠下。比起通常见到的鱼儿,它们好像眼睛长颠倒了,在翻着肚皮游泳似的。它们无视我在一边,我想这定是作为“橱窗展品”已然对来往观众的注视见怪不怪了。好像没什么能打扰它们的专注,它们像被施了定身咒,但眼神没有麻木,倒是像老人一般,隐含了许多无言的故事。
能找到此时四头专注的鱼吗?
我在想,展示这样肥硕的大鱼能为什么呢?无非是吸引人的欲望,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想象那山清水秀中的肥美鲜味。这些“模特们”,不过是自己的诱饵。远离了在河南的故水,在商品林立的城市,也是商品一般被招摇示众。它们别无选择,但不代表它们没有感受。
如同鸟笼中的百灵,兽笼中的猩猩,在鱼缸里的鱼,也渴望自由。渴望与同类相聚,渴望归回故土。但别无选择,所有的无助、回忆、怅惘和希望,透过它们的眼睛挥洒在无人在意的树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