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细节,早已出卖了你的素养”
1.
细节见教养
周末去一家西餐厅用餐,注意到一个现象:有一个学生模样的女生,着装朴素,静静地坐在西餐厅的角落里用餐。临走时,将桌上的杯子,餐盒,餐巾纸所有垃圾都归拢,扔到了垃圾篓了,方便服务员收拾和其他人落座才离开。
重点是,西餐厅没有要求顾客要自己收拾垃圾的。
对面的另一位男性,着装考究,形象儒雅,行为干练精明,很有一副绅士翩翩的范儿。
只见他在桌上垫了一块餐巾纸,然后开始操作电脑,一会儿,他接了一个电话,大声交谈着,对周边静谧的气氛毫无顾忌,大声地足足讲了将近30分钟。
电话结束后,待了一会他就离开了西餐厅,但是座位却是惨不忍睹,杯盘狼藉。
虽说无可厚非,但是前后两人的行为对比起来,实在难以不让人唏嘘。
作家笛安曾说:“教养,这个东西就像血管一样。可以盘根错节地生长在一个人的血肉之躯的最深处,不可分割。”
越是在公共场合,越能看出一个人的行为教养。这些小小的行为,不是刻意,也不是演戏而是深入到他们骨子里的教养。
因为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代表着自己的名片。
2.
你对待弱者的态度,就是你教养的体现
托马斯.杰裴逊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有一天他和孙子从田间走过,看到几个正在干活的工人,本来想不动声色的路过,不去打扰工人工作,但还是被看到了,工人取下帽子--向他鞠躬致敬。
归位的,总统杰裴逊立刻停下脚步,摘下帽子,行了一个标准的回礼,态度无比诚恳谦逊。
小孙子很不解,疑惑地说道:你贵为总统,又是农场的主人,却给手下的工人鞠躬,这不是自降身份吗?”
杰裴逊听后很严厉地对他说:“难道你不觉得工人比你更有教养,”更懂礼貌吗?要学会尊重他人。”
听了祖父的话,男孩受教育不少,赶紧鞠躬还礼。
在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陕西某大学的一位葛教授把一位女环卫工打的满脸是血,最后还不忘踩上几脚。
被人劝阻后,葛教授还大声指责,你赚多少钱,我赚多少钱,你挡着我赚钱了!
实际上,这位女环卫工只不过是因为耽误他挪车慢了一点而已。
毕淑敏说过,一个人可以受过教育,但是依然是没有教养的。
这位打人的教授据说是海外博士,去年刚被高薪聘请回国。但他对无辜的底层人物挥拳相向,只能说他自私傲慢,毫无教养。
细节之处见人品,小事之中见教养。我想真正有教养的人,无关乎成就身份自居,更不会将别人踩到尘埃里。
就像木心说的,有教养的人士,对车夫,浴室侍应生,任何传递物品的人,从来不会敷衍唐塞。
他能懂得每个人的不容易,能推己及人,无论面对谁,都保持谦卑有礼,和颜悦色。
一个真正有教养的人,无论是处于弱势群体之中,还是强势,都是谦逊低调的。
无论是独自一个还是处在群体之中,无论是在亲密关系中还是与陌生人互动中:无论处在任何情境,都保持同样的教育水准,内外一致,持续稳定。
一个人对待底层人物的态度,藏着他的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