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部书记作为党在基层的“形象代言人”,必须以不甘人后的信心、大公无私的公心、锲而不舍的耐心,干出一番成绩,方才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党员群众的依赖。
不甘人后的信心。村干部常年面对村集体经济发展、矛盾纠纷化解、人居环境整治等工作任务,并且很多工作都是“一票否决”的工作。上级对此要求很严,调度很紧,压力很大,这也让个别村支书产生过困惑。面对如此繁重的任务,作为村支部的领头雁,村书记责无旁贷。面对困难,我们要敢于正视,多想想工作压力比我们大、工作环境比我们差的地方,既然别人能把工作干好,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干好呢?要坚信,只要我们不甘人后、迎难而上,脚踏实地、扎实苦干,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大公无私的公心。农村是社会矛盾的多发领域,因土地承包、农民建房、婚姻家庭、农村赡养、邻里口角、干群关系等引发的矛盾一直占着主导地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各类矛盾激增,农村矛盾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的趋势。而在实际处理时,往往会碰到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的情况。对此,我们村支书要坚信“车到山前必有路,办法总比困难多”,矛盾再大,只要保持一颗公心,一碗水端平,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很多问题并不象我们想象中那么复杂,总能找到突破口,甚至不攻自解。
锲而不舍的耐心。“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话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百姓对为官者的期望。村支部书记工作中,村里的大事、小事,上一任村支书未能完成的实事、要事,老百姓都恨不得我们一夜之间全部解决。然而,面对有些问题,村支部书记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此,村书记要保持锲而不舍的耐心,利用乡村振兴大好机遇,尽已所能,尽心尽力,争资跑项,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同时,也要想到万事不可能尽善尽美,上级的资金和项目总是有限的,发展与稳定工作不是一蹴而成的,有些事情要靠时间来解决。只要自己尽力了,付出了,向群众解释清楚了,一定能得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轻装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