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躁小姐,脾气很急躁、说话嗓门大,偶尔会爆粗口。她长的高挑,五官也不错,常年梳着短发,看上去酷似一个男孩子。看她很清瘦,但手劲很大,惹到她,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即使是陌生人见到他都会有点害怕,特别是她紧锁眉头时,请以最快速度离开。
暴躁小姐小的时候过得很清贫,没有享受过被父母精心照顾的那个小公主的待遇。小学时,也扎过短辫子,但是妈妈忙着没完没了的活,不肯为她梳头而且容易长虱子,所以一直到了大学她都是齐耳短发甚至更短发型。在她的整个小学阶段,都是穿姐姐们剩下穿小的衣服,不合身和可爱不搭边。后来到了初中高中,是姐姐们做主为她买衣服做衣服,颜色尽是黑白灰,极少有其他鲜艳色。到了上班以后,即使有了财政大权,暴躁小姐依然没有形成自己的穿衣风格,平时穿着藏蓝色的工作服,只有周末两天可以胡乱穿自己的衣服,衣柜里的衣服可能没老公的多,一些很少踫的衣服,也没有舍得扔掉。
暴躁小姐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里,又是老幺,从小就习得只有与姐姐们不同,只有比她们更优秀才能引起父母的关注,才能得到极少的夸奖。从小学到中学,暴躁小姐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当班干,就为证明自己不比男孩子差,证明自己不愧为别人口中的假小子。在青春叛逆期,暴躁小姐喜欢打扮的中性,和男孩子们一起玩闹,女生朋友屈指可数。像男孩子一样抽烟、说脏话,和男同学们打成一片,才可以热闹,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没有女孩子那样唧唧歪歪、多事。即使在学校里和男同学们没有一句真心倾诉的话,也没有一个男同学真正关心她,但是她也不愿意回到寄养的姐姐家,因为太压抑、没有情感的沟通,有的是不时地指责和挑剔。与男同学们疯闹也可以得到短暂的快乐假象。暴躁小姐的最美好的青春时光里,内心是孤独的,缺爱的,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仅仅为了父母眼中的要学习好,考大学。
从小到大,暴躁小姐看到太多爸爸发脾气、甚至打人的情景了,不论何时何地爸爸脸色阴沉下来、脸颊一侧青筋跳动的时候,就是暴风雨的前奏。在暴躁小姐的印象里,爸爸就没有说过妈妈什么好话,傻、缺心眼儿、都像你了没长脑子等等粗话张口就来,时不时就会动手打人才解恨。暴躁小姐对爸爸又爱又恨,因为她一直觉得是不识字没文化的妈妈在拖累这个家,因此暴躁小姐非常瞧不起懦弱没能力的妈妈。她不要活出妈妈的懦弱,她要强势,说了算,别人都要听她的。
暴躁小姐对人很严苛,特别是事情没有达到她预想的情况。她不知道倾听、共情是什么,特别是自己有负面情绪的时候,她把自己浑身扎满刺,见人就扎,老公和儿子都对此诟病。但是她心情好,与人没有利益冲突时,她又是很热情大方,把自己凶恶的一面隐藏得非常好,很多同学、同事特别是长辈等与她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夸她有礼貌、大气、会来事,就是爸爸常常挂在嘴边的有眼力见。
直到暴躁小姐结婚后,遇见慢性子的老公与儿子,彻底原形毕露,再也无处可躲。没什么事是她看得顺眼的,经常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与老公争吵。起初因为她看不惯这看不惯那,然后紧锁眉头、上下嘴皮子不停地指责,没有一点好语气。开始老公还可以忍住不出声,被骂的没辙了就会反驳几句,战火便拉开了序幕,随即波及到儿子,如果没有就是儿子睡着了。奇怪的是,在上班后结婚前,暴躁小姐从不爆粗口,可是在与老公的争吵中脏话连篇,嗓门一声比一声高,还不解气,气不过的时候就摔东西,或者暴打老公几下才解气。一个月总会发生一两次的争吵,这样的情况持续到孩子四岁。
在暴躁小姐接触到原生家庭的概念后,知道了正在用父母的相处模式与老公重现,以父母的养育方式正在养育自己的孩子,她出奇地愤怒,难以平静,然后发疯似的、饥渴地读各种家庭教育书籍,学到了好多关于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道理。虽懂得了道理,但到了怒气上头的时候,头脑虽有情绪觉察,知道该冷静下来,但就是不甘心、不能积极暂停,非要把评判、指责的话说出去、喊出去,甚至是打骂一顿才算解气。暴躁小姐忽然有点理解年轻时爸爸的无奈,打骂就是爸爸在亲密关系中习得的表达生气、愤怒与对生活不满的方式,停不下来,潜意识在支配着他,很无能。妈妈一边抱怨生活的不公,一边又去讨好爸爸,好让爸爸心情好些,少与她争吵,既想离开爸爸又依赖爸爸,活在不断的拉扯中。除了爸爸,暴躁小姐一家人都活在战战兢兢的日子里,每个人都没有体会到温暖与快乐,深深被爱与理解的滋味!
当暴躁小姐一边学习一边觉察,不断地与老公沟通,她看到了老公对她的接纳,儿子对她无条件的爱,她羞愧难当,发誓不想活成父母姐姐们的样子,更不想儿子经历她曾经的痛苦与挣扎。于是暴躁小姐一直走在学习的道路上,学一点用一点,情况有所改观,老公很欣慰,仿佛看到了曙光,但远远达不到暴躁小姐的目标。直到暴躁小姐遇到马冉冉老师写的《越书写越明白》《活出你的女人味》,她兴奋不已,狂做笔记,仿佛看到了自己与老公和儿子幸福生活的模样。她相信书写的力量,相信可以改变习性,她也坚信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内在女神,宠辱不惊,优雅从容,活地自由、富足、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