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龙灯

      年味最浓的就算是家乡的龙灯了。

      咸弦大队有两个大屋场;湖头和咸弦。湖头屋场有五个生产队,五六百号人。五个生产队,平时几乎没什么交集,即使是红白喜事,各种事务都是由各生产队各自消化。过年舞龙灯则是个例外。     

      过年舞龙灯前,五个生产队的几个巨头会聚在一起统筹规划:龙灯数量、舞龙人选、乐器安排、带灯人选、出纳保管、路线选择、后勤保障……

      从“大塘福社”起灯后,浩浩荡荡龙灯队、锣鼓队和看热闹人们,沿着青石板路到大队部拜年。几位干部早在大队部等候。鞭炮齐鸣、锣鼓喧天,人声鼎沸。飞龙在天、龙行天下、盘龙云海、双龙戏珠等经典动作把舞龙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从大队部折回,再按规划好的路线逆水而上,枫树下、苏家冲、下芬、坊下、老屋里、大岭上、新屋里、盐铺里、上铺里、油坊里、下生上、寸背岭,挨家挨户进行舞龙表演。

      龙灯要来了!主人把厅堂整理好,在神龛上点上香点上烛,在供桌上摆好果品香烟红包。在喜庆的锣鼓声中,在热烈的鞭炮声中,龙灯来了。引灯、龙灯、锣鼓……一支长长的队伍鱼贯而入。龙灯在厅堂内绕一圈,在院子里完成各种表演,再回到厅堂完成结束动作,然后在主家的鞭炮声离开。

      小时候,过年舞龙灯是湖头屋场的保留节目,从起灯到结束,一般要安排两天。

      龙灯带花灯是舞龙灯的奢华版,我小时候曾见过几次。其中一次是湖头谭氏与江边谭氏家族之间的文化交流。

      崭新的龙灯后面是浩浩荡荡色彩缤纷的花灯队伍。花灯队伍中有手持蒲扇的大头娃娃,有举灯牌举金色“鲤鱼”的童男童女,还有撑旱船的、踩高跷的、有老背少,最引人注目的是传统戏曲中那些经典角色:《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红娘,《刘海砍樵》中的刘海、胡秀英、猪婆精,《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梁祝》中的梁山伯、祝英台,《十五贯》中的娄阿鼠,《铡美案》中的包青天……长长的花灯队伍后面是锣鼓队。

      龙灯豪华版拜过祠堂、社庙后,在各生产队大晒坪上巡回表演。龙灯表演过后,是一些戏曲片段:《十八相送》《天仙配》《刘海砍樵》,中间穿插娄阿鼠、猪婆精、唐僧师徒等表演。

      表演过后,便是家族的高规格待客:杀鸡杀鸭、宰猪宰羊,大鱼大肉满桌,好酒好烟管够。把酒言欢,热闹非凡。

      礼尚往来,接待完江边的队伍后,湖头谭氏也要组织规模相当的队伍到江边回敬。

      “龙舞九天展新貌,春回大地焕生机。”

      舞火龙灯或香灯,也是湖头屋场过年的传统节目。舞火龙灯舞香灯是一种祈福,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火龙灯香灯与布龙灯不同。

      火龙灯是用竹条扎成灯箱,边上糊上白纸,箱内底部插上蜡烛,将其点燃就成为灯箱。每个灯箱固定在一根木棒上就是龙身的每节,七至九节灯箱加上纸模龙头龙尾连成一条龙,舞动起来灯箱转动,使火龙活灵活现。

      香火龙的龙头龙尾龙身都是由稻草扎制而成,一般十一节。舞动时,锣鼓喧天,香火点点,别有一番风味。

      舞火龙灯或香灯一般安排在元宵节时,程序、路线与龙灯一样,是过年的压轴戏。

      天上是新年的第一轮圆月,地上是火树银花、龙腾虎跃,处处是欢声笑语,好一幅美不胜收的盛世图景啊!

      我爱家乡的龙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俺记事起,每逢过年,总会传来铿锵有力的锣鼓声。不用说,又是龙在“拨眼”了。这“龙拨眼”,是舞龙的...
    盐地荆花阅读 662评论 0 0
  • 一进入腊月,家乡浓浓的年味就扑面而来。 这几天接二连三收到老家亲朋好友的传来的年味喜讯。老妈说买了几十...
    霞飞梅林阅读 610评论 1 9
  • 在我的老家金华,许多地方正月都要举行舞龙灯活动。通常春节前就开始筹备,正月里,附近的几个村庄就会陆续地组织舞龙灯。...
    始终在路上阅读 2,554评论 2 31
  • 舞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初是作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的一种仪式。后来逐渐成为一种庆祝活动。每当逢年过节、庆祝盛世...
    铜草花王金霞阅读 921评论 0 0
  • 上世纪60、70年代的江汉平原农村,拜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代表家庭及其成员个体向内亲外戚中的长辈或平辈中的年长者的...
    骑在牛背上看书阅读 1,680评论 21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