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一首方言说唱歌曲,来自张PD的《湘江水》。这首歌也算是张艺兴的说唱代表作,透过那些地道的长沙话歌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浓浓的湖湘韵味。
因为以前在长沙待过几年,也有非常认真的学习和积累许多长沙话,所以对于《湘江水》里面的大部分方言歌词,自己都能轻松掌握。
我记得非常清楚,自己学习长沙话的过程中出现了两次黄金时期,而且都是大学校外实习带来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开福区星港镇的某个农村实习的三个半月,当时发现身边的人都是使用长沙方言交流,我觉得非常幸运与开心,因为自己可以学习到更具乡土气息的长沙话。
在星港那边实习的时候,有一件事情真的是印象深刻,也算是比较有趣的方言瞬间。盛夏时节,在镇上的餐馆吃完午饭后,我就骑着一辆山地自行车返回。回宿舍的道路上,最后一段是比较长的缓坡,道路的左边有住着一些人家,道路的右边主要是竹林。
就在我骑着自行车缓缓上坡的过程中,我听到旁边屋檐下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说了一个长沙方言词汇,但是自己内心里就想着早点回到宿舍,所以当时压根就没有反应过来。
紧接着,那个小女孩的妈妈就对她说了一句普通话,“你看你平时不听话,人家过路的叔叔都不愿意理你了”。于是我边骑着自行车上坡,边认真思考了一下,瞬间恍然大悟,原来刚才那个小女孩是对着我喊了一句“shou2 shou4”,也就是对应普通话里的“叔叔”。
等我此番回过神的时候,已经距离她们有一些远了,没能有机会去回应。更遗憾的是,后面虽然我还时常从那路过,却没有再遇到那个小女孩。估计那天她们是在这边的乡下游玩,后面又回到城里去了。
于我内心而言,真想告诉那个小女孩,我不是故意不理她,而是对于突如其来的长沙话,没有及时反应过来。假如时间可以倒流的话,我一定会第一时间应她的,而且称赞她“真滴灵泛”。
第二次的黄金时段呢,那就是在长沙市区某个家乐福超市实习的时候。如果说星港那边的长沙话比较具有乡土气息,而且非常的纯正地道。那么,超市里的长沙话就是充满着城市韵味,时常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塑料普通话,里面经常会夹杂着若干个长沙方言字词,例如“你们可以从那边 juan4(转)过 ke4(去)咯”等。
另外,还有一点小小的体会。就是那些长沙周边市区的人们,只要在长沙待个几年,也能轻松自如的讲着长沙话,像我们这样的外省人会觉得很地道,但是那些土生土长的长沙人还是能听出口音的差异,比如会有岳阳口音、株洲口音、湘潭口音等。
作为江西人,学习长沙话也算有点地缘优势吧,毕竟赣语和湘语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些词语的发音甚至完全相同。而且,如今湖南人的上几辈,有许多是从江西迁移过去的,对于方言的融合与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许多次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而最近的一次则是在明清时期。这一阶段里,又以“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为重要代表。所以,现在许多生活在湖南、湖北、重庆、四川等地的人们,其祖上可能来自江西。关于这一点,我自己通过实地的咨询交流,也得到了相应的验证。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不管走到哪里,我们都很难忘却故乡的亲人,故乡的山水,故乡的一草一木。就像熊培云老师说的,“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
每个人的故乡,都有着独特的家乡话,那就是地道的方言。它可能没有教科书来指导,也可能没有字典来查阅,凭借的多为口口相传,一人接着一人,一代接着一代。无论何时,我们既要学好普通话,也要传承和保护好家乡的方言,因为它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灵魂。
——2021年8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