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有个概念特别火:“知识付费”。今年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其迅猛发展的势头,丝毫没有任何衰退的迹象。在很多人看来,这无疑是一个大风口。但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是:“知识焦虑”。
我们都耳熟能详的那句“知识改变命运”,曾一度被怀疑,被知识无用论所替代。而今天,知识又被重新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人们重视知识,重视学习的热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涨。
正是这种过度的热情,让我们产生了“知识焦虑”。总是觉得很多知识像大山一样压在面前,买的书看不完,每天关注的公众号来不及看,订阅的付费专栏还没打开。太多需要学习的内容让我们喘不过气来。
的确,在这个时代,不学习不一定挨打,但是肯定要落后。新生事物像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我们甚至还没来得及看,就已经跟不上了。这种强烈的要跟时代同步,不想被淘汰的心态使得我们恐慌性地想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知识。
但是我们的时间却正在被极度地碎片化,这导致我们学习也必须碎片化。现在很少还有谁能在工作之余抽出整块的时间用于学习。时间的碎片化直接导致了知识的碎片化。很多原本系统的知识被分割成了豆腐块,甚至有人提出“知识胶囊”的概念,需要知识的时候就拿出来吃一粒,快速有效。
关于这种“速效知识”是好是坏,争论很多,也很难有统一的认知。同一种药物作用于不同的病人可能效果并不尽相同。有的人见效快,有的人见效慢,有的人干脆没有效果或者甚至还有副作用。同样,碎片化知识对于不同的人起到的作用也不会一样。有的人会把它当成一种消遣,随便看看,过目就忘,于是那些碎片化的知识真的就如同碎纸片一样随风飘走了;有的人则把它当做宝贝,反复学习,深入思考,他们日积月累,把碎片连成了面,汇集成了系统的知识库。
那么如何让这些知识转化成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唯一的办法就是践行,立即践行。
实践出真知。又是一个简单得乏味的概念。但现实就是如此,你懂得再多的道理,掌握了再多的知识,如果不去践行,都是空谈。
当我们学到一个知识并且认同它的时候,不妨立即付诸行动,去做就好了。比如,我们学驾照的时候,如果只听教练讲如何挂挡,如何刹车,如何加油,我们永远也学不会开车。只有等到我们自己坐到驾驶位置的那一刻,才能真正将那些知识付诸实施。
大部分情况下,在我们付诸行动的那一刻,我们感受到的并不是和所学到的百分之百的契合,甚至是差别很大。你听教练讲的时候很快就领会了,但是等自己操作的时候,往往一个简单的动作都会做错,需要花很久的时间才能完全熟练掌握。同样,你总是会高估自己,看到别的学员笨拙地操作,觉得要是自己操作绝对没问题,可真的轮到你自己的时候,你甚至表现的更差。
挑毛病是每个人都擅长的。我们作为局外人很容易看到别人的不足,但是即使你提前看到了鲜活的失败案例,也不能保证你自己做的时候完全正确。
别人走过的弯路你很可能要重新走一遍。这就是知易行难。中国的发展道路可能在很多时候也都是西方国家的走过的老路。西方国家领先我们那么多年,如果通过学习他们的走过的弯路可以避免重蹈覆辙的话,我们早就超越了他们。但事实是我们仍然会犯同样的错误,走同样的弯路。
不去践行,你就不知道哪些是真正的坑,那些坑有多深。
所以,比起我们每天学习很多知识而从不践行,不如每天学习一点知识而去立即践行。践行是去夯实你学习的成果。这就类似吃饭,即使你每天山珍海味,吃成胖子,但是从来不锻炼,那些营养也不会转化成肌肉力量,让你跑的更快。想法,那些过剩的营养可能会成为你的拖累,影响你的健康。
当碎片化学习已经成为常态,我们的践行也要碎片化,每学到一点就去践行。不要想着等我学够多少了,等我积累到什么程度了才开始去做,那样永远停留在等的阶段,无法真正的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