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分答上回答一位慢性便秘患者的提问,一分钟的时间实在是太短,只能说下方法,而不能说清前因后果,优点缺点,答完了,感觉没说过瘾呢,于是,决定写篇文章,一是满足下我想说个痛快的心理,二也给确实有需要的朋友提供些帮助。便秘虽然算不上大病,但是确实很痛苦,这个我自己深有体会。
孕中期因为保胎的原因,绝对卧床了一段时间,绝对卧床的含义就是大小便也必须在床上解决。
当时,因为姿势的改变、心情急躁、吃的肉类偏多、喝水少等原因,出现了便秘,真正感受到了这种难以启齿的痛苦。
幸好,经过各项措施后,我又重新恢复了正常的排便习惯。
对于慢性便秘患者来说,这种痛苦如影随形,严重影响患者心情,部分患者甚至出现了抑郁。
现在我来说下,慢性便秘患者的五大自我调理方法。
一、饮食调节
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要多饮水,多饮水的目的是增加大便的水分。
另一方面是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膳食纤维体积大,可促进肠蠕动、减少食物在肠道中停留时间;而且,膳食纤维在大肠内经细菌发酵,纤维中的水份可以使大便变软,产生通便作用。
那么什么是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呢?蔬菜水果、粗粮杂粮、豆类及菌类、藻类食物,如胡萝卜、苹果、香蕉、燕麦、红豆、裙带菜等。
二、规律运动
运动是身体的运动,尤其是腰、胯部的转动,有对腹腔推拿的作用,能够加强内脏,特别是胃肠的蠕动,促进营养的吸收和废弃物的排出,对便秘的缓解有很好的作用。
像慢跑、游泳、大步走这些体育运动,坚持规律锻炼都能起到预防和减缓便秘症状的作用。
三、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
这里要纠正一个坏坏习惯:抑制便意。
正常的直肠通常是空的,当肠的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时,刺激了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冲动传入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层,引起便意。
排便运动受大脑皮层的影响,意识可以加强或抑制便意。但人的便意通常只持续几分钟,一旦错过就很难再捕捉到。如果经常抑制便意,直肠对粪便压力刺激的敏感性就会变低。这是便秘产生的常见原因之一。
大肠的重要功能就是水的重吸收,如果抑制便意,粪便在大肠内停留过久,水分吸收过多,就会变得干硬,引起排便困难。
相反,如果我们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就可以预防和治疗便秘。
定时,要定在什么时间比较好呢!除了要考虑自己的生活习惯外,了解下面两个知识点,能让你更好的选择。
第一个是直立反射,当我们的身体从平躺变成直立姿势后,会对结肠形成强刺激,产生便意,这就是许多人一起床就会去大便的原因。所以,便秘的人,最好不要错过这一时机。
第二个是胃结肠反射,当吃饭胃部充盈,扩张后,会刺激结肠蠕动,产生便意,这是很多婴幼儿在吃奶或者吃饭是爱大便的原因。因此,对于便秘的人,如果错过了第一个时机,那一定不要错过早饭后这个时机了。
四、心理调节
心理因素是影响肠道的重要因素。对一些药物治疗效果,因为肠道本身有一套肠自主神经,虽然不受大脑的支配,但受心情的影响。
这也是很多消化道疾病患者多数有情绪方面的症状,而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也多有消化道症状的原因。
我们科用来治疗失眠、焦虑、神经衰弱的高压电位治疗,很多患者反应,便秘的症状也得到了改善。
对于心理的调节,便秘者要注意保持规律睡眠,心情放松,必要时可至医院接受相关治疗。
五、药物辅助治疗
如果通过上述方法方法,仍然效果不好,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副作用小的缓和的泻药,一般可选用增加肠道溶剂的泻药,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一定要避免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如番泻叶等,这类泻药作用强,副作用也大,会刺激肠道粘膜和肠壁神经丛。
慢性便秘的产生多数情况下,可能并非单一的原因,因此它的治疗和管理也不是一个措施就会有效的,可以将上述方法综合应用。
慢性便秘多数病程比较长,所以它的治疗和恢复同样需要一段时间,使用科学的措施,养成良好的习惯,坚持一段时间方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