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是一件再好玩不过而有趣的事情了。
虚拟和历史中的人物对话、猜想在一场惊天动地的事件面前他们才用这样或那样的措施是否又会反败为胜,扭转历史。亦如明思宗朱由检若是生在明初而非明末是否会成为一代守城明主,而非落的国破身亡的下场;若他未杀袁崇焕而自毁长城,那么大明王朝又能否残喘一阵…….这样的画面时常在我读史时映入脑海,或许是基于对他们命运的同情,亦或对历史缩影的叹息….
我们都知道清末的最高统治权利实际上是掌握的一个女人的手里——慈禧,这个握有满清大权近半个世纪的女人,有人说她祸国乱政,有人说她是清王朝在艰难中徘徊前进的救世主。对于慈禧是是非非另当别论,而她有机会接触政权,多半源于与她邂逅的那个男人—爱新觉罗·奕詝,清朝的第九位皇帝咸丰帝!
这位皇帝一生,政绩平平,还和侵略者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对于后宫更是破坏了“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以往清朝历代皇帝都是亲自批阅奏章,雍正帝在位13年勤勤恳恳,一天批阅奏章无数,为大清朝积累丰富的经济基础。而咸丰帝就不那么勤快了,甚至有不少的奏章让慈禧来看,日子久了,她也就对权力运转的模式了然于胸了,政治才能被激发的同时,对权利的痴迷也就越发强烈,女主垂帘也就是时机的问题了,以至于后来的光绪帝被看做是可怜的傀儡皇帝。在这一点上,咸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其实,试想如果当年道光皇帝能够从国家大局出发、果断选择一位合适的继任者,那么清王朝的命运又该如何?
老皇帝道光选储君自始至终是优柔寡断,内心倾向于后来大名鼎鼎、政治才能卓著的“鬼子六”爱新觉罗·奕訢;感情上因为和皇后也就是咸丰帝的生母感情颇深,考虑到爱新觉罗•奕詝(皇四子,后来的咸丰帝)年龄较大,种种原因也就促成了老皇帝选取奕詝继承大统,而他宠爱的那个小儿子奕訢在道光帝的遗诏封为“恭亲王”(这在以往的继位遗诏中是未曾出现的新鲜事儿)。
事实上,继位初期的咸丰颇有一番雄心壮志,亲贤臣、远小人,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坚决武装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可是因为先前和弟弟的皇位之争,继位后对自己这个聪明的弟弟是采取先升后降的策略,基本上罢免奕訢的职务,这也看出他的格局所在。
在政治才能上和祖辈康熙、乾隆不好比的,加上这个时候的清王朝是内忧外患,千疮百孔(内有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外有侵略者虎视眈眈),咸丰帝资质平庸,英法联军进逼北京,竟以“木兰秋狝”为名逃到热河(和大明王朝那段“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有啧啧啦),让弟弟奕訢留京和老外周旋善后,到了热河不久心力交瘁的咸丰帝撒手人寰,他唯一的儿子载淳继位,载淳还是个小孩,也就再一次给了慈禧的夺权的机会。
相比之下,与皇位失之交臂的奕訢,无论是政治还是外交方面都比哥哥咸丰帝更胜一筹。咸丰帝逃往承德热河时,奕訢担任议和大臣处理善后事宜,而后,积极学习国外的科技用于本国,带领开展洋务运动。他的外交手腕机敏灵活,以至于被认为如果恭亲王不死,可能会挽救国家很多的不幸。
如果当年继承大统的是奕訢,而不是奕詝,那么清朝的走向会将改变吗?慈禧还有垂帘听政操纵权力的机会吗?当然,历史已然翻过,如果、大概、可能这样的词眼也只是在你我的脑海中飘过,毕竟清朝自乾隆后期已渐显衰落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