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估计是读者朋友们比较喜欢的一章,内容紧贴学习、工作,方法可操作,整体给人醍醐灌顶的感觉。
你以为学习就是一如既往的冲上前,要努力,要勤奋,其实学习需要的是反馈,甚至就是及时反馈。这种学习和我们小时候学说话和学走路一样,我们不断地模仿、练习、纠正,最终学会走路和说话。为什么这种及时地、正向地、持续地反馈能帮助我们学习提升,作者告诉我们,这样的成功的体验满足了本能脑和情绪脑的需求,会一路激发他们朝着目标一路狂奔。这一点很有感受,经常看书越看越苦闷,苦闷的是作者很优秀,自己空白点多;苦闷的是我看了,不等于我会了,我会运用了;苦闷的是没有共同体和我交流,真正的运用是啥样的,哪怕一个失败的案例也好啊。。。。。。后来自己就放弃了,可能看书真的就是看书。但现在知道看书不能仅仅是摘抄,看书复述后讨论,这些都已经是在深度学习,如果自己尝试改变,再把心得和大家分享,那更是了不得的进步啊!
作者说有作品意识才有未来,他说的是大实话。我的孩子当初就只记得一首诗,然后就开始在各个家长面前表演,我笑她不谦虚,现在想想,这首高难度的诗她能够声情并茂地背诵,有些家长都不会,人家自信满满,这也是她的作品啊,有正向反馈的事情为什么不干呢!
不过提到作品意识,我还是有所杵的。如果你是完美主义者,这个作品意识足够吓死你,让你还没上场就有焦虑。所以在有作品意识之前,先要有尝试的意识。这种尝试的意识,我想就是作者之前说的要创造全新的学习动机。就是让自己去尝试说点什么,做点什么,这样有产出就有动力。
生活中还有这个情况,你意味你的是作品,别人以为是狗屁。总有人会发现你的不足,甚至有人会恶意中伤。这样的反馈你兜得住吗?作者说想清楚三点,就不会觉得难堪受打击了。简单来说第一尽力打磨作品,让人眼前一亮。第二有的放矢分享给不如你的人。我觉得这个特别有意思,就是有种套路的感觉。第三冷静看待打击。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种。作者强调打击在所难免,关键心态要足够开放,这让我觉得有的时候上热搜的也未必都是正能量时间,总有当事人自我安慰当然也可以理解成恬不知耻地让自己火出了圈!作品不好,打了最低分,也没关系嘛,至少证明有好多人关注呀!
作者最后特别提到了作为在校学习的学习党,要特别重视测试的重要性和错题集的充分运用。测试啊,有多少学生喜欢呢!考考考,孩子们都考麻木了。这种反馈孩子们喜欢吗?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反馈的时候不要一下子给孩子说的那么差,当然这个也是我这两天刚去考点同事那里学到的,先肯定孩子做的好的地方,这就是给人家情绪脑活路嘛,然后再说说错题,错在哪里,怎么做,再巩固一下。我特别喜欢一个读者的评论,他大概说的就是错题集只抄写在自己舒适区边缘的题目,搞懂它,结果高考数学由之前的八十多分提高到了一百一十四分。这种错题集,我觉得将来我娃说不定就适用。不能老是逼着孩子在困难区溺水,慢慢来不更好吗?
作者说从现在开始,千万不要默默无闻独自耕耘了,不产出、不运用、不得到反馈,就算一辈子也不会获得真正的成长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