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妈妈,老师批评我了。”
“哦,批评你什么了?”
“老师说我是班里最不行的孩子,谁都比我读书多,就我一本也没读。”
“额~~~可是妈妈觉得你挺好的呀,你不是最喜欢读书了吗?”
“是呀,我是喜欢读书呀,可是我不是没上交那个读书清单吗。”
“读书清单?”
“是呀,就是原来一二年级的时候,你经常给我写的那个。”
“哦,可是今年你没让妈妈给你写呀。”
“是呀。”
“我还以为你们早就不搞这个活动了呢。”
“一直都有,可是我嫌麻烦,不想写,再说我都已经当了好几次读书小博士了,也该轮到别人当当了,我也不想当什么书香家庭了。”
“可是,老师批评你怎么办呀?”
“我也不想老师批评我呀,可是我还是不想上交,我自己看书不就行了,干嘛非得评选读书小博士,还有书香家庭呢?”
“嗯,可以呀,不过你自己想好了,不交读书清单,老师肯定会批评你,你觉得能行,你就不交,你觉得不想挨老师批,妈妈就给你写,你决定吧,妈妈听你的。”
“那我还是挨批吧,就算是我现在交也当不了什么读书小博士了,差的也太多了。”
“哈哈~~~你原来是因为差的太多了,才放弃呀,”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也不是,反正不想交了。”
“行,妈妈听你的,这件事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好,那我先写作业了。”
“嗯,去写吧。”
02
自从大宝上了小学之后,学校里就开展了读书活动,为了鼓励小朋友多读书,老师每个学期结束,都会给读书最多的小朋友发奖状,分别是《读书小博士》和《书香家庭》奖。
一开始的时候,大宝还是挺热心的,把读了的书都记下来,让我写好后都交给老师,所以,一二年级的时候,大宝总是能拿到这两个奖。
但是,自从二年级下班学期开始,我就经常发现我给大宝写好的读书清单,不是落家里了,就是被他夹在哪本书里,直接忘交了。
一开始,我还提醒人家交上去,后来看人家经常忘,我也就不当回事了,想着总归是人家自己的事,我瞎操什么心呀。
就这样,到了三年级以后,我就再没给大宝写过什么读书清单,我还以为这个活动早就结束了呢,直到这次对话,我才知道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03
其实学校搞这样的活动,为的是让更多的小朋友都热爱读书,初衷是很好的。
而且很多时候,一定的激励措施也都是很有效的,学校和家长也经常用这个方法鼓励小朋友,但是这种外在的激励措施,就算再有效,没有了内在基础,往往也不会获得满意的结果。
在大宝读二年级,我去开家长会的时候,我特意看了一下大宝教室后面黑板墙上关于孩子们读书的纪录,真的只有很少的孩子在坚持读书。
所以,如果孩子对一件事没兴趣,甚至是有点反感的话,那么外在的激励措施再有效,这种效果也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慢慢失去它原有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的特长班,上着上着就不上了的原因。
当家长再也不能骗着孩子去上课了,甚至后期采用武力镇压,也最终在孩子委屈的眼泪中败下阵来的时候,外在的激励就再也没有任何意义了。虎爸狼妈可以忽略此处。
04
那么反过来,当一个孩子从心里爱好一件事的时候,这种外在激励措施会一直有效吗?
其实也是不会持续很久的,因为在他们的心里,他们有更高层次的追求。
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早就说明了这一点。
虽然孩子看上去还小,似乎不懂什么大道理,但正是因为他们不懂什么大道理,所以他们的内心更加纯粹。
心里没有那么多复杂的东西,所以当喜欢一件事情时,就单纯的想去做,然后就去做了,甚至很多时候,他们自己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
大宝就经常大清早很早爬起来看书,也许在我们成年人看来,觉得这个孩子好努力呀!还这么小,就这么努力,长大后绝对会是一个有出息的孩子。
可其实呢?
其实很简单,因为他就是单纯的想看呀。
他完全没有考虑什么我少睡了一会觉起来看书,我是多么努力,多么值得人学习呀!
NO!NO!NO!他心里压根没这回事,他唯一想到的就是我想看书,然后就去看了。
这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不需要外在的任何激励措施,表面上看起来,这样的孩子无欲无求,可其实他们是在不断塑造一个真实的自我。
而我能做的就是在大宝成长的路上,保护他这种最原始的纯粹,陪伴着他一起去做他内心最想做的事,同时给他最坚实的依靠,当他面对外界很多的压力时,可以勇敢做出自己最真实的选择。
虽然自己也不能保证这样的教育方式就是对的,但真心希望我家的这个佛系儿童,能最终成长为一个他自己理想中的斗战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