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想到聊这个话题。是因为今早在一个群里看到好多妈妈在聊给孩子过生日的事情。
之所以会成为一个话题在聊,当然是因为,在关于孩子过生日这件事上,社会上有许多不同的观点。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的生日应该好好庆祝一下,要大摆宴席,遍请亲朋好友;
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嘛!他们懂什么过生日?在家里过过好了,买个蛋糕,多烧几个菜,意思意思;
还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生日有特别的意义,孩子每过一个生日,就意味着他长大了一岁,在有着特殊意义的一天,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仪式感,尊重孩子的想法,满足他的生日愿望。
这些观点各有各的道理,我没法说哪个是对的,哪个是错的。我想说孩子的真实需求就是对的。
我文中所表达的观点是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孩子们而言的,因为我的女儿现在读小学三年级,我所说的都是基于对她,和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的观察得出的。
今年九月份,是我女儿过的十岁生日。从她出生到现在,我回想起来,把她每年出生的那一天当做正式的生日过的次数屈指可数。除了一周岁生日比较正式外,今年的十岁生日是她第一个被我们认真对待,也是她很期待的。
因此,她的十岁生日主要以她的意见为主,邀请了她的几个好朋友,我们定了一个酒店的大包间,用气球装饰了一下,还请了表演科学魔术的人来表演。整晚上她和好朋友们都特别兴奋,还自发地在现场排练节目表演给我们家长看。我发现,那个状态下的孩子,才是一个真正的孩子。她开心,她就开怀大笑。
我发现,她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交朋友的理由很简单。女孩子们,能一起说很多很多的话就可以成为好朋友;男孩子呢!能一起追逐打闹的就是好朋友。
女儿班级的活动经常需要家长志愿者,我又很喜欢孩子,因此,我得以熟悉女儿班上的孩子们。孩子们对于我们家长的到来都表现得特别热情友好。有时候我们家长也会和孩子们一起吃饭,往往不是女儿给我拿饭,反而是其他的孩子主动帮我拿饭,盛汤,饭后还不忘给我拿水果,有男孩,也有女孩。
这些孩子,尽管有些孩子的确在遵守学校纪律上比较欠缺,但都是好孩子。
在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谢谢这些孩子们,对于我们这些大人,她们还没有学会设防,只是全然的热情和友好。
她们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一周五天在学校都是满满的功课压着,周末两天可能还要奔波于各种补习班,兴趣班。属于她们自己的时间少得可怜。
在这样的背景下,参加好朋友或者同学的生日聚会对于他们来说,不亚于笼中鸟儿被放出来感受到的自由和喜悦。
让人觉得有趣的是,过生日的孩子并不把收到生日礼物当做最开心的事,只是纯然地觉得过生日就可以和很多好小朋友一起玩而开心。
我也跟着女儿参加过她好几个同学的生日聚会,场地有在酒店、咖啡馆或西餐厅。但我发现,于她们而言,这些场所只是换了背景的游乐场,平时喜欢吃的食物的美味,也吸引不了她们的注意力,她们正畅快地享受着和朋友们在一起追逐打闹的奢侈的快乐时光。
我不敢说,我所看到的就是普遍的情况,但就我所观察到的,城市的孩子在物质上是不缺的,她们缺的是单纯的玩伴。
另一个细节也证实了我的这种判断。女儿就很羡慕她同学家里有养猫咪,养狗狗的。在她的眼里,猫咪、狗狗不只是宠物,更是可以成为她的玩伴。
我想表达的是,我们怕孩子在物质上攀比的心态,可能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的投射。
我们是生于七十、八十年代,我们的父母是经历过物质特别匮乏的年代,他们因为物质匮乏带来的不好感受会传递给我们,被我们的潜意识所接收。
物质匮乏的反面,要不表现出特别节俭,要不就是特别铺张。当然,我们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么极端。不过,对于孩子过生日找个好点的场地,然后做些装饰,这些我觉得是属于很正常的消费。
孩子的生日,是节俭地过?还是隆重地过?每个家庭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无法一概而论,统一标准。孩子生日怎么过?这是细节,是大人要操心的事。
对于孩子而言,他想和谁一起过生日是他最关心的。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听听孩子的想法,也许,就清楚属于他的生日应该怎么过。
莲月南京12.08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