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莫名辛酸。当然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不是所有人适合待在一线城市,也不是所有人适合回乡发展,要看个人的能力、意愿、机遇,甚至还有一点运气。
以我为例,籍贯广西,除我以外,小学同学中,目前只有两个在广东发展,一个在广州,一个在深圳;初中同学,早几年有几个在北京、广东发展,现在几乎全部返回家乡发展;高中同学都有在北上广深发展的,总数不超过10人,在广州发展的有6人。我们能留下,都有共同的特征:在广州有稳定且还算不错的工作,并且在广州都成了家。为什么要留在一线发展,总结如下:
1.机遇多
一线城市良好的就业环境和充足的机会成为吸引人才的关键因素。相较而言,在大多数中小城市,就业机会少,很多在一线的工种或职业,在中小城市几乎没有,就算有,待遇和机会的提供也远不如一线,这也就造成了很多高层次人才积堆往一线发展。人才是第一生产力,高级人才聚集一线城市,又促进了一线城市的迅速发展,长久以往,城市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人的发展,除了自身的努力,与所处的平台和身边同事的素质有息息相关,平台越大,视野越宽,机会越多;身边的朋友或同事越优秀,耳闻目染,个人发展也不会差。因此一线城市,最吸引人的往往是机会和环境,这是中小城市无法提供的。
2.收入高
除非在中小城市当老板或是有家族生意,否则,单就打工而言,哪怕是在体制内,收入是大概率比不上一线。一线城市的高级白领,工作十几年的,一般年入30-50万,能力和际遇好的,年入百万也不稀奇。有人会说,一线的压力大,比如买房,目前一线城市均价5W左右,而中小城市才几千等等。确实如此,但也要看到后续财富保值增值的能力:2015年一线的房子均价2-3万/平,5年过去了,一线城市房价涨了一倍不止,好的地段和楼盘涨三倍,中小城市的房价涨了多少?在疫情的影响下缩水了多少?再看看供需比,大多数人才往一线挤,一线的房子需求大于供给;同时大多数人才离开中小城市,这些城市土地多,供给量大,供给大于需求,长此以往,房价上升的空间是有多少呢?
3.教学资源优质
这是不争的事实。我当年就读的重点高中,综合实力在整个广西排前十,至少考到全校前三,才有机会读清华北大,注意只是有机会,还不是必然上线,得看当年的竞争情况。我不想我的下一代,还要继续我的辛酸和无奈。而且,在一线城市长大的孩子,视野和情商比中小城市是要高出不少的,小孩子虽说天赋不同,越小的孩子,就越没有什么判断力,情商或能力高下之分,如果输在起步线上,严格来说是父母的无知和无能。当然,也有孩子能成功逆袭的,那毕竟是占少数。一线城市,不仅可以给孩子提供更为公平的竞争机会,教育体系的多样和完善、人才环境和就业机遇、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都能给孩子提供更多发展的可能性。
4.医疗体系完备
一线城市中,以广州为例,就有专科及综合三甲医院合计57家。医疗水平和设备设施都比中小城市先进不少。由于我的父母年迈,最近这几年也时常跑医院,虽然到广州就医的患者较多,但很多医院都推出了人性化的预约制度,只要了解其规律,还是比较容易能挂上号获得好的治疗服务。同时全国医保联网,在当地备案后,报销比例和额度跟在当地的一致,到广州看病就医十分便利。生老病死人之常情,在一线城市能为自己的家人争取到相对好的诊治机会和服务,也算是能为家人尽些心力吧。
5.提升家庭层次
中国社会阶层大致分为九层,依靠个人的努力有机会将整个家庭层次提升一到两个层级,层级越高,视野越广,机遇越多,人生也会变得不同——家人的待遇也因此不同。所谓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不成功。
以上都是总结留在一线城市的理由,但想要留在北上广深,除了强大的个人意愿以外,卓越的能力、工作平台的支撑、身边朋友和亲人的支持也不可少,如果能找到一线城市的本地人结婚生子,是水到渠成的好办法,但这跟个人的机会、际遇和运气息息相关,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
逃离北上广深,回家发展并不是什么丢脸的事情,也很有多人一直在本地发展没出过省,更没到过北上广——我的很多高中同学,由于在本地家庭背景雄厚,接过父辈的衣钵,也是赚得盆满钵满,活得比我们这些在外地苦苦打拼的人强太多了。毕竟人离乡贱,在外地讨生活,还是很不容易的,就算今天能立足一线的我,想起这些年在一线拼搏的岁月,也免不了几句唏嘘,去留最终还是看个人追求的是什么,天时地利人和能否允许。愿我们不负韶华,不畏将来!